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资源税改箭在弦上  发出深度调控信号

日期:2007-11-27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cfmif  点击: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在上周举行的2007年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透露,新一轮资源税改革方案正在讨论中,目前已基本成熟。由于这一税率的调整方案还需国务院最终批准,汪民未谈及新资源税征收办法付诸实施的具体时间。
  新资源税改革方案的核心是征收方式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有关专家表示,这是对两高一资行业深度调控的明确信号。

  财政部财政研究所税收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张学诞透露,新资源税改革方案将税收与资源市场价格直接挂钩,同时把原来不征收资源税的矿泉水等也列入到了资源税征收范围。

  地方政府受益最大

  我国战略性资源日益短缺,高污染、高能耗产业过度发展,单纯依靠行政手段无法节制这种势头的发展。提高资源税率就是运用市场手段对高污染、高能耗以及资源性产品产业加以调控。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周凤起表示。

  但是,在新资源税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有关专家提出,提高资源税将提高资源产品价格,造成上游生产资料产品价格的上涨,继而对整体物价水平形成上行压力,导致物价全面上涨。

  周凤起表示,提高资源税短期内会对整体物价水平形成上行压力,导致物价上涨。但是,在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环境和物价上涨之间必须选择的话,孰重孰轻不言而喻。问题的关键是政府征收的资源税款是不是用于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如果将资金花在其他方面,就失去了新资源税改革的意义。他建议应制订有关资源税资金的使用规定,确保资源税资金用在刀刃上。

  据了解,资源税属于地方税收范围。提高资源税率的最大受益者是地方政府。资源税上调有助于改善地方政府和矿山企业收益分配不合理的格局。张学诞表示,我国大型矿产开发企业总部大多在东部发达地区,而矿产资源多数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这种状况造成我国矿产资源收益分配格局不合理。一方面,因资源税负过低,矿产所在地分享的收益太少,甚至不足以补偿当地居民因开采矿产而承受的损失;另一方面,矿产开采企业所得太多,从而导致劫贫济富的区域转移支付。资源税上调后,矿产企业将部分利益让给地方,也有助于地方政府开展环境治理和恢复生态。

  有色行业将小受影响

  张学诞认为,此次资源税上调是以往调控政策的延续,充分表明我国对两高一资行业的调控日益趋紧。税率上调后,对矿产企业而言生产成本增加利润减少,这反过来逼迫企业合理开采,不断提高矿石的回收率,最大限度地利用宝贵的矿产资源,吸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教训,这些行业投资过热的状况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据了解,尽管近年中央政府一再强调要节约利用资源,但由于资源价格便宜,受利益驱动,一些地方矿山乱采滥挖现象严重,导致矿产资源浪费和过度开采。以钨为例,中国钨的储量位居世界第一。国土资源部今年下达的钨精矿总量控制指标约为6万吨,但上半年全国钨精矿产量已达39664吨。如今世界钨工业每年消耗钨资源总量的70%以上由中国供应。宝贵的资源被消耗,还造成了高污染、高能耗。一方面中国大量廉价出口钨的初级产品,另一方面又花高价进口钨高科技产品。张学诞认为,要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大节能减排力度,资源税改革势在必行。

  张学诞表示,从价格传导机制而言,矿产企业会将资源税增加的成本转移给下游的冶炼、加工企业,客观上会对有色金属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不会太多地影响产品市场价格,从而影响经济基本面:一是国家在石油、铜、钨等市场行情看好的情况下上调资源税,因标准提高需上缴的资源税对企业影响有限。二是增加的资源税数目并不多,对下游企业的冲击容易消化。三是目前我国资源类产品的价格已经和国际市场接轨,国内企业因提高资源税而提高资源产品价格将受到国际市场抑制。

 上周公布的10月份CPI涨幅高达6.5%,较9月份有所抬头,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将面临政策出台时机的选择。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36874.296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