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人评论说,2010年中国船舶市场只是看上去很美,但不管怎样,美还是有的。
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统计,2010年,全国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6%;新承接船舶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比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增长1.9倍;截至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量1959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手持订单上升4.1%。
受2009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船舶工业增幅有所下降。统计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2141家,完成工业总产值6799亿元,同比增长25.2%,增幅下降3.5个百分点。其中船舶制造业5135亿元,同比增长23.9%,增幅下降7.8个百分点;船舶配套业769亿元,同比增长25.5%,增幅下降16.7个百分点。
集中度提高
2010年,骨干船舶企业发展再上台阶,上海外高桥造船完工突破700万载重吨,大船重工完工超过580万载重吨,江苏新时代、江苏熔盛重工造船完工超过300万载重吨。有2家中国船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前5强,有7家中国船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前20名。
据统计我国造船产量突破100万载重吨的企业达到了19家,比2009年增加了8家,前20家企业造船完工量达4434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67.6%,造船产量的集中度不断提高。在承接新订单方面,全国前20家企业新承接船舶订单4975万载重吨,占全国总量的66.1%。
让人欣喜的是,船舶企业在承接订单结构上也出现了积极变化,在大型油船、集装箱船和工程船上均有所收获。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新承接散货船5556万载重吨,占比73.9%;油船1293万载重吨,占比17.2%;全集装箱船292万载重吨,占比3.9%。
此外,2010年,船配企业以建立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产学研联合、与专利公司合作等方式,借助外力,提升研发能力,成功研发了不少新产品和关键部件。“江苏省船舶及配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船舶动力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两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建立了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政府相互沟通的渠道,共同开发关键技术和重点产品;中船工业集团公司与德国柴油机公司签署了柴油机战略合作协议;南通企业与上海设计公司共同开发特种船和特种机械市场。
在多方合作的共力下,出现了国内首台7RT-Flex84T-D智能型电控共轨柴油机,首台国产化6UEC43LSII型船用低速机、首台满足TierII排放要求的YB-1926S43MC低速柴油机,全球首台满足TierII排放要求的8L32/40中速机等系列产品。
2010年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领域也取得了新突破。首批5艘14.7万方液化天然气(LNG)船全部交付;我国首座自主设计的第六代3000米深海半潜式钻井平台、第一艘3000米深水铺管起重船顺利出坞;世界上目前在建的最大的超深水钻井船“大连开拓者”号开工,“COSLPI鄄ONEER”号半潜式深水钻井平台交付,多型海洋工程辅助船实现了小批量建造。
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共交付各类海洋平台16座,新承接自升式钻井平台5座,海洋平台模块10座。在相关部委的支持下,2010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被列入国家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效益当先
2010年,船舶行业劳动力成本费用支出呈逐月上升趋势,据多数船舶企业反应,至12月底沿海地区造船行业工人工资比年初平均上升15%。而这期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升幅为3.01%,增加了船舶企业的结汇成本。此外2010年船用钢材价格逐月上升,加大了船企的采购成本。
而在船舶订单抢购战中,一部分企业为了争夺订单,竞相压价,致使我国船价格严重偏低。价格战在修船市场表现更为突出。
2010年,受航运市场剧烈波动的影响,船舶修理市场低迷依旧,其主要原因:一是目前我国修船企业在换板、除锈、特涂这三大主要工程领域的报价均接近成本价,极大的影响了修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二是许多造船企业转向修船市场,加之前几年新建的修船设施陆续投产,部分修船企业出现开工不足;三是航运市场低迷,造成船东流动资金紧张,小工程量修理业务增多,大工程量修理业务下降。
业内相关专家认为,由于通胀预期上升,预计钢材价格、人民币汇率、劳动力成本仍将上涨,在新船价格上升乏力的背景下,船厂面临成本增大的压力。企业要不懈地推进建立现代造船模式的工作,应以提高造船效率、降低造船成本为核心推进各项工作。加强生产精细化管理,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推进技术进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钢材利用率、降低耗能等措施,努力保持或提高盈利水平。
对于今年,外界普遍认为,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复苏势头放缓,船舶市场有效需求将很难得到进一步放大,但在总体低位徘徊中仍然存在增长性需求和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求,同时各船型差异化也带来新的市场需求,总体上来说,国际船舶市场复苏的基础还不牢靠,船价上升仍需时间。
面对国际市场诸多不确定性,船舶行业必须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作为船舶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把推进科技进步,加快产品结构、产业结构、产能结构、生产组织结构调整作为船舶工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仍需加大兼并重组力度,继续提高行业集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