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武兵书认为,国内模具业布局调整,是经济发展的自然趋势,东部地区经过这些年的技术、人才和资金积累,将逐渐转型为高端产品生产基地,而新兴聚集地将承接部分中低档次的生产。“这样的分工比较合理,打破了过去产品单一、区域同质化严重的局面,也为我国模具业提供了阶梯发展的空间。”武兵书表示。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的趋势日益明显,这给模具行业带来好的发展环境。但以我国已形成的工业能力和水平而论,要步入发展快车道,还要等到国际经济发展的恢复,等到国际投资、消费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进一步恢复。
金融危机冲击模具业要迎难而上
自2008年四季度开始,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我国模具国内外市场也受到冲击。冲击主要来自消费类产品市场的紧缩和投资类产品市场的紧缩。特别是这些产品国外市场的紧缩,使产品出口受阻,因而使用于生产这些产品的模具订单大量减少、取消或推迟,甚至有的因产品无出路致使一些模具企业倒闭停业。
市场的紧缩影响了企业新产品的开发,特别是汽车新车型开发速度放慢,直接影响了模具的开发生产,使汽车模具占有很大比重的模具业受到很大影响。2009年上半年订单很少。由于市场容量缩小,模具企业竞争加剧。价格战激烈,模具产品价格急剧降低,致使企业效益下降,产品质量也受到影响。
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国家紧急采取了一系列扩内需、调结构、保民生等积极的应对政策措施,如加大基础建设投入,拉动投资类产品生产消费;实施电器下乡、汽车下乡、减税费等优惠政策,为产品开拓、扩大市场起到积极作用,从而降低了包括模具业在内的制造业所受到的冲击。另一方面,企业不同程度加强了管理,采取了一些降低风险的措施,加强现金流的管理;加强成本核算、降低成本;积极开拓市场;加强研发工作,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标准化、信息化工作等等,取得了好的效果。
下半年,形势进一步好转,企业订单明显增多。我国模具业在2009年仅实现3%的增长,,销售额达到980亿元。已形成昆山、无锡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泊头、芜湖汽车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宁波、黄岩、深圳、东莞大型、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这预示着我国模具整体具有竞争力。
目前,全国经济形势企稳向好的趋势日益明显,这也给模具行业带来好的发展环境。但是,以目前我国已形成的能力和水平而论,要步入发展快车道,还要等到国际经济发展的恢复,等到国际投资、消费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的进一步恢复。国际模具及塑胶五金普供应商协会负责人罗百辉指出,尤其是要认识到我国制造业还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中端地位;模具也是如此。在组织模具开发、生产方面,我们要加强对并行工程和项目管理等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应用,加强对工作流的控制,缩短模具开发周期,保证模具质量;要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生产效率,缩短模具设计制造周期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必然发展趋势,突出中国模具企业的核心业务,多多积累产品开发、生产管理及服务的经验,以在短期内提供高质量、低成本模具;在高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对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要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包括数字化模具技术(三维设计、可制造性设计(DFM)、CAPP、CAM、CAT……)、成形过程模拟(CAE)技术、高速加工技术、自动化加工技术、新材料成形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新型(多功能复合)模具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等。通过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使得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达到空前的高度。在新技术研发创新方面,包括成形方法的创新,成形品质改善的创新,新材料成形技术的创新等,我国模具企业跟要踪发达国家技术发展的进程,掌握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