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体现在“稳”的态势巩固延续,“进”的步伐坚实有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既是稳就业、防风险、惠民生的需要,也有经济增长潜力和有利条件支撑,并与中长期发展目标相衔接,突出迎难而上、奋发有为。为此,福建船舶业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船舶企业要具备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注重目标引领,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强化系统思维,提升实施效能。企业要加大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提振信心,争取再上新台阶。
船舶企业要在政策的指引下,用好金融工具,尤其无还本续贷政策,强化融资增信和风险防范。
船舶企业要结合自身生产经营实际,做到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提实效。努力做到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衔接畅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完成好目标任务。
船舶企业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在扩大拓展国际市场空间,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更高水平上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
加强产业统筹布局和产能监测预警,促进产业有序发展和良性竞争。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让更多企业在新领域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快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强化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深入实施制造业重大技术改造升级和大规模设备更新工程。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加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进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作,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打造名品精品、经典产业。
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将数字技术与制造优势、市场优势更好结合起来,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发挥科技领军企业龙头作用,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从制度上保障企业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承担重大科技项目。
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发挥人才高地和人才平台的辐射作用,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大力支持、大胆使用青年科技人才。建设一流产业技术工人队伍。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推动产学研人才联合培养和交流。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鼓励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厚积薄发。
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指引,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鼓励有条件的民营企业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
深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坚决防止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政府要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用服务的暖心增强企业的信心。
加快建立健全基础制度规则,实施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优化新业态新领域市场准入环境。制定重点领域公平竞争合规指引,改革完善招标投标体制机制。
稳定对外贸易发展。加大稳外贸政策力度,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优化融资、结算、外汇等金融服务,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和覆盖面,强化企业境外参展办展支持。支持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加快解决标准认证、市场渠道等方面问题。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培育绿色新增长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扎实开展国家碳达峰第二批试点,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开展碳排放统计核算,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碳标识认证制度,积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加快建设“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发展海上风电,统筹就地消纳和外送通道建设。
福建船舶业要更加认真贯彻落实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发扬爱拼才会赢的闯劲,发挥国企与民企的两大优势,迎难而上、锐意进取,努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为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