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汽车消费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汽车市场的发展既要考虑带动经济增长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需求,又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既考虑产业利益,又要关注社会效益。尤其是面对日益凸显的能源、交通安全、环保等新课题,汽车市场要坚持与汽车产业、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大力倡导节约型汽车消费,鼓励消费节能、环保型小排量汽车,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应用,加快适应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
更加关注农村汽车消费市场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汽车消费市场发展潜力巨大。要正确处理农村与城市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关系,推动城乡汽车消费市场协调共同发展。2009年~2010年,国家实施的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对拉动农村汽车消费、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升级发挥了积极作用。下一步,要继续研究培育和发展农村汽车消费市场的政策和措施,引导企业开发适合农村居民消费的节能环保型汽车,积极探索适合农村汽车消费市场发展的营销模式,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汽车流通网络,努力把农村汽车消费市场这块蛋糕做大。
大力培育二手车市常我国二手车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促进二手车市场发展,一要积极研究调整二手车增值税、建立二手车临时产权登记制度等相关政策措施,为开展二手车经销置换业务、实现经营模式多元化创造条件;二要制定《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等标准,规范二手车市场准入和经营行为,保证消费者的合法利益;三要支持二手车交易市场升级改造,提高信息化水平,升级服务功能,改善交易环境;四要积极建立二手车公共信息平台,保证车辆信息可查询,切实解决二手车流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逐步形成二手车交易与新车销售相互渗透与融合、相互促进与补充的良好发展格局。
着力提升汽车营销服务水平。
汽车市场的持续较快发展,将受制于汽车的消费环境和服务水平。我国目前的汽车销售和服务体系,是在汽车消费井喷式增长的环境中形成的,缺乏以消费者为本的营销理念和有效的营销服务网络,营销和服务体系有待健全;一些汽车供应商,对经销商建店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地面积等有过高的要求;汽车供应商与经销商之间关系还存在不和谐等现象。因此,一方面要引导企业合理布局汽车销售和服务网点,鼓励汽车品牌销售经营模式多元化,推动构建节约型汽车营销网络;另一方面,要借鉴国际上成熟的营销方式、管理经验和服务理念,改善汽车消费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同时,要规范汽车供应商与经销商交易行为,引导建立平等和谐稳定的供销关系。
重视报废汽车回收利用管理。报废汽车回收利用是流通领域和实现汽车市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如果这个问题解决得不好,既不利于社会安定,也将成为制约汽车产业和市场发展的瓶颈。为此,一要支持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升级改造,加快提升行业技术水平,完善回收服务网络;二要研究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鼓励汽车报废更新的长效性政策,加快淘汰老旧汽车、黄标车;三要逐步完善法规标准,积极推动《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管理条例》等法规标准出台;四要加强对报废汽车的监督管理,防止报废车、拼装车流向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