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这些大集团相比,吉利、奇瑞和比亚迪等自主品牌车企也雄心勃勃,“十二五”规划目标均达到200万辆。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自主品牌车企的产能扩张计划更为迅猛,在未来5年里,比亚迪将新增80万辆产能,吉利新增产能将在100万辆以上,长城天津新基地的规划产能也达50万辆……
据不完全统计,到“十二五”规划末期,仅从已经统计的汽车集团的信息来看,已经达到3800万辆,加上未统计在内的企业,总体规划产能将在4000万辆以上,远远超过承受能力。
“2011年汽车产销增速在10%~15%之间,今年中国的汽车行业不会出现产能过剩的局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认为,从去年来看,中国汽车市场出现的状况是产能不足。汽车市场没有出现规模比较大的降价浪潮,很多车企加班加点生产。在产能不足的情况下,许多车企就会增加产能建设,在产能增加之后,市场会自动调节使车企慢慢减少产能,这是一个市场调节的过程。“在市场经济下,产能要有一定富余,10%到15%的富余,如果一个产业每年增长20%,应该再加20%,在年均增长20%的市场里,产能有30%的富余是很正常的。历史证明,国家主管部门担心汽车产能过剩的局面都没有出现。”
与董扬的乐观相比,在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看来,产能过剩要分两方面来看,对于适销对路的品牌但是产能不足的企业要鼓励其扩张;对于无效产能要加以控制;地方政府过于看好汽车产业,以低价土地和资金政策吸引汽车企业入驻但又缺乏规划的情况应该引起足够的警惕。“我的建议是对于汽车行业新的项目立项要有严格的审批程序,而不能盲目建厂,一哄而上。”
业内人士担心,产能过剩带来的严重后果,除了会影响整体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对自主品牌更是严重的打击。2012年产能快速放量后,价格战或将不可避免。“政府和企业应该重质量轻数量,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从汽车大国向强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