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又快又稳 机械工业 2007 年“牛头”高昂

日期:2008-01-08  来源:机经网  作者:cfmif  点击:

据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供的资料显示,1--10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8461亿元,同比增长31.91%;产销率为97.41%,创年内新高,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各分行业工业总产值均以两位数增长。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蔡惟慈用“快、稳、好”三个字总结今年机械工业的运行态势。
    研究表明: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增加值的比重一般与工业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1997年美国44.1%、日本46.6%、德国46.6%、法国39.8%、英国38.8%。而我国2001年为34.16%、2004年为35.67%;虽有进步,但与工业发达国家上有很大差距。如此看来,尽管业内人士担忧增速过快恐难以持久,但从上述对比看来,我国装备制造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行业高位运行成就喜人
    在持续高位运行的机械工业大背景下,国产装备制造业取得的成绩喜人。蔡惟慈认为,尤为突出的是在提出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以来,机械工业对国民经济的支撑力明显增强。
    首先,国产装备自给率稳步提高。国产装备自给率的计算公式为:(工业销售产值-外贸出口额)/(工业销售产值-外贸出口额+外贸进口额)。2004年我国国产装备自给率为77.76%,2005年为80.18%,2006年为81.23%,2007年1~10月为82.07%。
    其次,重大装备方面,作为“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点能源工业,60万千瓦级机组比重超过30万千瓦机组;100万千瓦机组已开始批量生产;亚临界向超临界和超超临界升级;空冷机组和风电设备蓬勃发展;50万伏交直流输变电设备国产化势头喜人;特高压输变电设备攻关进展良好。2007年上半年,30万千瓦及以上火电机组产量已占火电机组总产量的79%,其中30万千瓦机组同比减少4台,而60万千瓦机组则同比增加6台,100万千瓦机组同比增加1台。这说明以高效节能为取向的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优化,低温余热利用装置新产品迭出,环保设备及测试仪器生产增长,都表明了机械工业对节能减排的贡献度也逐步扩大。
    另外,在决定着装备制造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水平的机床行业,数控机床生产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1~10月累计生产数控金切机床97449台,同比增长34.91%,全年产量有望接近12万台。并且,一批关键装备取得突破:如齐齐哈尔一机床研制成功加工船用曲轴的大型数控车铣床;武汉重型机床公司研制成功大型船用螺旋桨加工设备,等等。
    冶金装备和石油化工装备国产化也都取得可喜进展。

五大机遇发展空间尚存
    中国机械工业有庞大的内需市场支撑,同时具有明显的国际比较优势,全国上下已形成支持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共识,尽管振兴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但总的升级趋势已经形成。尽管国际上对我国出口限制日益增多,但我国机械工业的比较优势正逐步显现。行业的振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蔡惟慈对今后行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他分析,目前我国机械行业面临五大机遇:一是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内需旺盛;二是新农村和城市化带来新机遇;三是国际比较优势吸引产业转移;四是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效应;五是产业升级提升行业竞争能力。
    从需求侧看:预计明年国内外两个市场的需求增长速度可能比今年有所回落,但继续增长的态势估计不会发生突发性逆转,需求总量仍可望继续保持增长。当前国内宏观经济走势高位微落,明年估计将继续有所降温,但总体需求环境仍属较好;今年进入二季度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经济增长减缓;全球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明显增加。最近金融市场动荡对全球经济影响的程度和范围可能比预期的严重。但据有关机构预测,明年世界经济仍可保持一定增长。据调查,到今年10月止,企业手持订单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8%,由此判断,明年任务比较饱满。
    从供给侧看:机械工业所需的主要原材料、能源、运力等要素的供给尽管在局部领域存在一些比较尖锐的矛盾,但总体而言基本能适应近期发展需要,目前尚看不到上述要素供给总体发生转折性变化的迹象。尽管煤电油运的供给总体未显紧张,但国际市场油价不断攀升,铁矿石及海运价格也屡传涨声,农产品提价之势已成,从诸多迹象判断,明年国际国内的能源及钢材等原材料都面临着不断加大的涨价压力,这些压力必将向下游传递,加之贷款利率提高,汇率变化,企业财务费用必将增大,从而使机械工业的成本增加,对此业内企业必须有思想准备。
    机遇往往伴随着风险。面对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零部件受制约,产能扩张过猛等问题,企业在谋求发展之时,还应先打三个问号:“强”好还是“大”好?企业竞争力不但与企业规模有关,更与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相关。
    资金往哪里投?企业的实力不仅表现于加工装备,更体现于其研发手段和能力。
    增长点在哪里?企业的附加值不仅来自于已有产品的扩大生产,更在于开拓思路、转变发展方式。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46156.546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