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要: 我国宏观经济依然保持相对快速增长,电力需求增速持续高位运行。由于节能降耗成为“十一五”期间政府工作重点之一,“上大压小”计划会超额完成。
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的电力消费增长在中期内仍然会保持强劲,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从历史的数据来看,我国装机容量的增长率和发电利用小时数有较强的相关性,装机容量增长率的走势和发电利用小时数基本保持一致。从发电利用小时来看,当前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今后几年的装机增长率应该和GDP的增速保持一致或略高于GDP的增速。
与此同时,我国发电设备行业景气周期将明显延长,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动力三大动力集团的业绩增长将延续到2010年之后,明显高于此前市场对发电设备2007年达到业绩顶峰的预期。由于输变电设备一般比发电设备的景气延后1~2年,因此输变电设备的景气至少到2012年之后,而2008~2010年将是输变电行业加速发展时期。
另外,风电设备在2008~2010年将继续呈爆发增长的态势,预计到2010年风电装机累计可达到2150万千瓦。目前,新进入风机整机行业的企业有30多家,国产兆瓦级风机厂商有很大发展机会。
A、 行业景气延长 国内外发电设备市场持续向好
关停任务将超额完成 新增火电装机1亿千瓦以上
我国电力工业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十分突出,特别是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比重过高。到2005年年底,全国单机10万千瓦及以下小火电机组容量达到1.15亿千瓦左右。因此,电力工业将“上大压小”、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放在“十一五”期间工作的首位。
“十一五”期间,需要关停的有小燃煤机组、小燃油机组,包括企业自备电厂机组和趸售电网机组。关停5000万千瓦是国家发改委要求的最低数字,国家号召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力争超额完成关停任务。
为了调动地方和企业实施“上大压小”的积极性,国家发改委把新上项目的核准和关停小机组的进度挂钩,并按一定比例折算。即企业要建设单机30万千瓦、60万千瓦、100万千瓦的大机组,就必须分别关停其相当容量80%、70%、60%的小机组。从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各发电公司“上大压小”的积极性都很高。截至2007年12月27日,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超额43%完成年初制定的关停1000万千瓦目标。截至2007年12月27日,全国关停小火电机组1438万千瓦,超额43%完成年初制定的关停1000万千瓦目标。
业内人士认为,“十一五”期间“上大压小”任务会超额完成,关停的小火电可以达6500万千瓦,而与其对应的新上大火电机组可达1亿千瓦以上。
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 海外业务进入高速增长期
近年来我国发电设备国际竞争力大大增强,传统的水、火电领域国际竞争力十分突出。从技术来看,已经充分掌握了关键技术并有着最丰富的实践经验。从产品价格来看,比发达国家企业的产品价格便宜15%~20%,产能也远远领先于其他厂家。从政策来看,国家现在鼓励发电设备出口,2007年国内发电设备生产厂家开始大力拓展海外市场。
印度市场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国外市场。由于现在缺电现象十分严重,印度政府计划2007~2012年新增装机7858万千瓦左右,但实际上很有可能超过这个计划。目前,印度国内的惟一一家大型发电设备生产厂商只有约年产750万千瓦的生产能力,绝大部分市场被中国发电设备厂家占领。同时,印度政府近期要求将单机容量标准从25万千瓦和50万千瓦改为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这对中国的发电设备企业出口将更加有利。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三大动力集团的海外订单将高速增长。
新增装机容量超预期 企业订单满产到2010年
2007年,全年用电量保持较高增速,新投产装机容量再创历史新高。据国家电网公司预计,2007年全国投产发电装机1.1亿~1.2亿千瓦,超过2006年水平。考虑关停小火电机组因素后,2007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7.2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6.1%。到2010年底全国装机容量将达到9.5亿千瓦,2009~2010年年均增速约8.6%。国家电网公司的这一预测较之其2006年秋季报告中“2010年累计装机达到..6亿千瓦”有了大幅提升,2008~2010年的年均新投产容量上升幅度达到42%。
因为大火电机组节能高效,国家发改委审核的新上火电机组单机容量逐步增大。目前,我国新上火电机组单机容量均为60万千瓦及以上机组,60万千瓦机组由2004年占火电新增装机比例的6.7%增加到2007年上半年的48.4%。目前,国内能生产单机60万千瓦以上火电机组的企业主要有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和哈动力三大动力集团,从三大动力集团的新增订单情况来看,虽然新增订单的大幅增加有海外订单增加的因素,但国内新增订单也都同比增长50%以上。而从在手订单来看,三大动力集团都十分饱满,已满产到2010年。
B、电网建设加快 输变电设备行业景气将到2012年后
在电源建设实现新跨越的同时,我国的电网建设也取得了新的进展。此外,加快发展特高压交直流等大容量输电技术,为电网建设奠定了长期持续发展的基础。据预测,2008~2010年我国电网投资将分别达到2900亿元、3500亿元和4200亿元,年平均增速在20%左右。
高电压与大电网建设成主流
随着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高电压、大电网的逐步形成,输变电设施的数量逐年增加,220千伏、500千伏设施增加幅度明显。2007年1~8月,全国220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回路长度达到28万公里,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容量达到98131万千伏安,分别比2002年增加1391%和86%。
由于国家电网为了实现集约化管理,从2005年开始在系统内全面推行集中规模招标,建立公司和网省公司两级集中规模招标工作体系。从2007年来看,集中招标有范围扩大、国产优质设备受益的特点。同时,集中采购还打破了原来地方市场垄断和区域保护,对改变比较严重的市场垄断和区域保护现象起了较大作用。
特高压直流输电先获发展机会
特高压电网是指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电压等级的输电网络。我国特高压交流电网的建设一直有争议,争议的焦点集中在特高压输电线路的技术经济可行性,尤其是设备国产化能否跟上,以及电网安全能否保证。特高压±800千伏直流项目由于主要是针对大水电厂的外送,是电网之间点对点的传送,对电网的安全影响较小,从而在技术可行性上得到较为广泛的支持。 <BR< p>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几年特高压直流输电网络建设将快于特高压交流输电网络建设。继第一条特高压直流线路云南—广州示范工程招标成功后,第二条向家坝—上海线路也已开始招标,能生产用于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换流变压器、换流阀、控制保护以及电容器等的厂家将会得到切实的效益。
C、 行业爆发增长 风电设备行业竞争格局生变
风电装机的预测受政策、电价、整机厂商技术进度、零部件厂商配套能力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国家发改委原来预测的2010年风电累计装机达到500万千瓦的数字将被大大超过。2007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有望达到240万千瓦,2007年底累计装机达到500万千瓦。此外,国内很多风机整机生产厂商从2007年起都有庞大的投产和扩产计划。据预测,2007~2010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240万千瓦、400万千瓦、550万千瓦、700万千瓦,到2010年累计风电装机可达2150万千瓦。
国产兆瓦级风机厂商成最大赢家
因为风机制造在我国还属于新兴行业,此前国外厂商市场占有率较高。2006年,国外厂商占我国风电市场份额的59%,国内厂商占41%。
随着国内厂商逐步掌握风机制造的核心技术,市场份额将逐年迅速增加,2010年国内厂商市场份额有望达到95%。
专家同时指出,未来几年我国兆瓦级机组占比将增加,但750千瓦机组仍然有一定市场。虽然兆瓦级机组发展初期经济性不如千瓦级机组,但随着技术成熟和产量增大,成本会降下来。在欧洲市场,兆瓦级以上机组的市场份额超过90%,代表了市场发展趋势。2006年,我国新增风机市场兆瓦级以下占70%。随着新上整机厂商逐渐开发出兆瓦级以上机组,我国兆瓦级风机每年新增比例将迅速增加。
部分关键零部件供应紧张
随着国内风电市场需求的加大,关键部件配套生产企业有了一定发展,风电产业制造和配套部件专业化产业链正逐步形成,主要特点有:发电机制造企业能够满足国内风电产业发展的需要;齿轮箱制造企业基本能满足国内风电产业发展的需要,但由于齿轮箱轴承质量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尚无法提供合格的产品,齿轮箱产能受国外轴承供应的影响较大;控制系统目前主要采用丹麦MITA和奥地利Windtec生产的设备,但国内已有科诺伟业、北京景新、时代集团等企业在研制生产;叶片制造企业能够满足国内风电产业发展的需要;变桨和偏航轴承国内有洛轴、瓦轴和徐州罗特艾德公司可以提供,但没有经过长期运行考验。
市场竞争格局将发生变化
截至2007年7月底,国内风电机组制造商共有40家,包括国有、国有控股公司17家,民营制造企业12家,合资企业7家,外商独资企业4家。其中,国内及合资的30多家公司,大多是2005年以后开始涉足风机整机制造。
2008年,随着多家厂商分别进入小批量及大批量生产阶段,整个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很大变化。目前,已经实现大批量生产能力的第一梯队厂家,包括金风科技、东方汽轮机、华锐风电、浙江运达等,市场对处在第二梯队且已试制出样机或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的厂家很关注。
相关报道: 特高压输电项目建设时间表出台
国信证券 彭继忠
近期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了《关于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加快电网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公布了2007年的经营成果和2008年的工作计划。
《意见》指出,转变电网发展方式、加快电网建设,就是要加快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国家电网,全面推进“一特三大”战略;要根本转变就地平衡观念,促进电力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实现更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
《意见》首次公开明确了特高压电网较为详细的建设规划:“十二五”、“十三五”期间,特高压电网全面发展,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核心,联结各大区电网、大煤电基地、大水电基地和主要负荷中心的坚强网架。到2020年,建成特高压交流变电站53座,变电容量..36亿千伏安,线路长度4.45万公里;建成直流输电工程38项,输电容量1.91亿千瓦,线路长度5.23万公里;特高压及跨区、跨国电网输送容量达到3.73亿千瓦,电网技术装备和运行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意见》再次强调,“十一五”期间将全面建成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和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初步形成华北—华中—华东特高压同步电网,基本建成西北750千伏主网架,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实现全部联网,跨国电力合作取得重大突破;“十一五”期间国家电网公司的电网投资12150亿元;到2010年,公司22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线路达到38.9万公里,变电容量达到16.4亿千伏安,跨区、跨国输电容量达到8500万千瓦,交换电量达到3800亿千瓦时。
对于近期一些特高压和直流项目的建设,《意见》中也给出了明确时间表。
《意见》指出,高岭背靠背、中俄直流背靠背工程2008年建成投产;灵宝背靠背扩建、淮南—上海特高压线路工程、南阳特高压站扩建主变工程,2009年建成投产;加快建设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直流示范工程,确保2010年投产;开工建设锦屏—苏南±800千伏直流,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三沪二回、德宝、呼辽、山西—江苏等±500千伏直流,青藏±400千伏直流等工程。
2008年,国家电网公司的建设计划主要有:2008年将开工330千伏及以上交直流线路3.2万公里、变电容量1.9亿千伏安,计划投产线路1.5万公里、变电容量0.97亿千伏安,投资2532亿元。其中,特高压、750千伏及跨区电网计划开工线路1.7万公里、变电容量1.0亿千伏安,计划投产线路2450公里、变电容量1620万千伏安。
自国家电网公司2006年首次提出要“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目标以来,国内部分专家对其中的百万伏交流骨干电网的构想有不同观点。在此次的《意见》中,国网公司仍然坚持原有的发展目标并继续明确其项目发展计划,在可预见的将来,国网公司将强力推进其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同时,虽然国家电网公司公布了其2020年的发展规划是“建成特高压交流变电站53座,变电容量3.36亿千伏安”,但在“十一五”后三年的特高压交流建设工程只有两项,即在2009年建成投产的淮南—上海特高压线路工程和南阳特高压站扩建主变工程,而其他大部分都是直流工程。
从《意见》中可以看出,直流工程建设是国网公司“十一五”后三年的工作重点。除去已经招标的项目,还将开工建设锦屏—苏南±800千伏直流,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三沪二回、德宝、呼辽、山西—江苏等±500千伏直流,青藏±400千伏直流等多项工程。根据国内的惯例,±800千伏直流工程在向家坝—上海和云南—广东两条示范线路技术引进和转化后,新项目将逐渐转变为以国内设备制造商为供货主体。而对于500千伏直流项目,由于国内三大变压器厂商的研制能力已经接近成熟,因此市场基本上将为这三家企业所瓜分。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披露的数据,2007年电网建设投资为2130亿元,同比增长21%,超过了年初计划的2025亿元目标。与2006年高达40%以上的投资增幅相比,增速显著回落。基于其庞大的绝对数额,国内输变电企业仍然呈现普遍高度景气的状态,收入和盈利均出现大幅上涨。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的计划,2008年计划投资2532亿元,同比增幅仍然维持在10%以上,可以预期国内输变电行业的景气程度在2007年的基础上将会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根据调整后的“十一五”规划总投资额12150亿元的目标,预计2009年仍然可以维持10%以上的增幅,即投资额将达到2850亿元左右,而2010年将与2009年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