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发改委牵头国内10余家车企联手研发自动变速箱

日期:2008-05-28  来源:机经网    点击:
发改委牵头国内10余家汽车企业联手研发自动变速箱。 
  中国车企联合开发势在必行  
  近日,一条关于“发改委协调国内10余家汽车企业联手研发自动变速箱”的消息不胫而走,包括一汽、上汽、东风、长安、华晨、奇瑞、吉利等10余家国内大型车企均出现在联合技术开发机构的名单上,这个联合机构目前正在注册中,名字是“中联发实业有限公司”。
  联合开发谁挑头
  国内企业联合进行技术攻关,早有专家为此呼吁,但在本报记者对发改委工业司进行采访时,对方表示不便评价。
  “WTO规则规定,政府不能给企业进行补贴,除了针对节能环保的技术之外,不能组建企业技术联盟,要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自主进行。”汽车行业资深专家贾新光的话给出了答案。
  作为国家改革发展的领导机构,不能违反WTO规则或许就是发改委不愿意抛头露面的原因之一吧。
  但在今年1月,上汽和华晨进行自动变速箱方面的合作时,国家发改委一位副主任亲自参加当天的签约仪式,并表示,此次合作是国内汽车产业的一个重大事件,符合中国汽车企业发展方向。可见,对于企业间联合进行核心技术研发,发改委还是持鼓励态度的。
  降低风险都受益
  “早就应该联合起来做了!”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感叹道。
  此次联合组建技术开发机构,联手研发自动变速箱,尤其是双离合变速器(DCT),是为了改变自动变速箱完全依赖进口的现状。作为关键零部件之一的自动变速器,我国迄今完全依赖进口,每年进口金额高达上百亿元。
  贾新光说:“自主开发技术,资金投入非常大,风险相当高。各企业单独来搞,使投资分散,而且每个企业的技术力量有限,会延误开发时间。”
  几年前,河南洛阳三明实业有限公司曾经攻克轿车用无级变速器技术难题,在国内引起轰动。但是他们却面临着技术应用推广难题,很多企业不愿意冒风险使用民营企业的新技术,仍花费巨资引进国外企业的技术。当时零部件行业老专家陈光祖表示,如果在3年内不能落实研究与发展的结合,这项技术又将很快落后于他人。事实也正是如此。
  此次企业成立联合技术开发机构,就是为了能组建一个谈判平台,既能获得关键技术,又能分摊技术引进的成本,使得各家企业不至于造成资源浪费。购买之后,再由各家企业携手联合攻关,攻克这项技术,实现自主生产。
  关键是企业联合开发出技术成果后,不存在技术推广的问题,能够很快应用到各自的车型中。
  谁愿为人作嫁衣
  目前有消息称,“中联发”已经与博格华纳展开谈判,希望在双离合变速器方面进行合作。
  消息人士称,牵头的很可能是上汽。上汽和博格华纳的合作由来已久,年初上汽与华晨已经启动的联合开发DCT项目中,博格华纳就以上汽合作伙伴的角色参与其中。华晨方面也证实与上汽的合作项目正是此次联合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
  除了上汽和华晨积极参与外,其他的汽车企业对此似乎并不“感冒”。吉利集团新闻中心称,“听说过这个消息,但还没有看到相关文件。”奇瑞也称“不太清楚”。据了解,他们各自研发的变速器项目正在推进中,而他们采用的技术并非DCT双离合变速器技术。
  目前国内汽车企业比较分散,每家企业所采用的变速箱技术并不相同。如果让其拿出资金来开发其他企业主导的技术,这种为别人作嫁衣的事,恐怕没有人会那么情愿。
  而且,自“上南合作”之后,一些车企间的重组传闻也让企业“大佬”们变得十分敏感。传闻中被一汽作为收购对象的长安,就并不想和一汽扯上什么关系。一汽、东风等是否愿意放下架子与民营企业一起开发技术,目前也还是个问号。
  联合开发有先例
  在2005年,美国底特律中华商会会长伍耿新就曾呼吁“希望国内自主开发企业联合起来,单打独斗地走路更艰苦。”
  企业之间联合进行技术开发将大大降低开发成本和投资风险以及科技攻关的难度,实现资源共享。在国外,企业间联合开发的例子屡见不鲜。2002年10月,通用和福特两大汽车公司宣布他们共同开发一种用于四轮驱动车辆的六速自动变速箱。2006年福特Edge率先应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这个项目帮助这两个拼得“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节省了上亿美元的开发费用。
  相比于自动变速箱技术,联合开发整车平台似乎更容易行得通。比如让奇瑞和吉利共同开发一个经济型轿车平台,然后基于这个平台再各自开发出不同的车型。
  伍耿新也表示:“大家一起开发出几个比较适合中国市场的平台来,企业可以在这几个平台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定位,开发出各种适应他们自己市场企业定位的一些产品,当然对这种平台的使用也应该是有偿的使用。”
  据了解,此次可能组建的联合开发机构,将按各家企业占的股本比例进行分成。除了联合开发技术之外,只有使企业能够共同受益,寻找到企业间利益的共同点,大联合的计划才能够真正实现。无论怎么说,中国车企联合自主研发是大势所趋。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74086.171 s, 2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