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制造产业,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
日前厦门船舶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信息化二期工程经厦门市科技局组织专家组评审验收后通过,这是该司信息化建设自2005年8月一期验收通过后,又取得新的里程碑的成果。
据悉,该司在完成总体规划、硬件铺设、构建数据安全网络、局部实施系统的信息化一期工程基础上,继续总投资550万元,进一步实施制造业信息化二期工程——“数字化造船”,运用信息技术不断改造和提升传统船舶制造业,提高信息化水平和数字化造船的设计能力、生产水平,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2006年,该司在信息化二期工程“数字化造船”推动下,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在同样设备设施状况下,完成工业产值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比2005年增长45%,预计2007年产值将达到1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比2006年分别增长62.5%和71.4%。2008年,公司八万吨船台投产后,产值、收入和利润将在2007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厦船重工二期信息化在一期的基础上提升显著,主要在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1、设计三维化和协同化 公司设计系统升级后,实现了管路、电装、铁舾设计的三维一体化,并可进行虚拟漫游,在同一船舶分段背景进行协同设计和干涉检查,大大提高了设计精度,减少了设计修改量; 2、物资定额、采购计划、采购合同、入库、出库、成本归集实现一体化管理 为减少库存资金、控制物资成本,保证物资供应起到了关键作用;3、全面预算、业务合同、资金审付、银行融资、账户管理实现一体化 以财务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关键,以业务合同为依据,以资金管理为主线的预算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财务内控能力和前瞻性,大大提高了资金审付方面的效率和资金安排的科学性,提高了企业的资金周转速度和运作效益。
由此该司信息化二期“数字化造船”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是提高设计精度,减少现场返工量,降低修改成本。三维一体化设计系统,有效提高了设计精度。公司首艘2600TEU集装箱船采用该系统进行设计,比原二维系统设计的船舶精度提高了20%,现场修改量降低了30%,单船节约成本200多万元;二是实现资源共享,提高资金周转效率,降低各项成本。物资、资金、合同一体化管理后,企业的资金、材料状况实现透明化,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闲置与积压的资源,提高资金周转率;生产计划采用系统编排和控制,设计深化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4900车位汽车运输船的建造周期从20个月降到了12个月,生产效率提高了45%,2006年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达2040万元;三是为企业扩大规模,实现增产不增人提供了技术支撑。企业二期工程的投产,生产规模扩大一倍,但物资、资金、设备等资源实现系统化管理后,大量的计算、汇总、分析、查询等工作都通过系统完成,有效降低产值费用率等指标,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四是为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数字化造船”成功典范,为我国船舶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我国船舶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应用,增强我国船舶企业参与国际的竞争力。由于近年来厦船重工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先后被授予“福建省制造业信息化建设示范企业”和“厦门市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应用示范企业”荣誉称号。
据了解,厦门市累计安排180万元支持该司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科技工程建设。下一步将支持该司实施“敏捷造船”信息化三期工程建设,帮助企业从数字化造船“先锋”向科技造船、绿色造船方向发展。
(厦船重工 罗加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