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在工作3年后买车。”
“我准备一工作就买车。”
“我们班有的同学已经买车了。”
漫步在大学校园,不时有各色轿车在身边驶过,开车人中有大学教授,有社会名流,也有一些令同龄人“眼羡”的大学生。车,在这一群体中已经成为畅谈未来的必选词汇,也成为衡量是否成功的标尺之一。未来要不要买车,在他们的心中已经不是问题。买什么样的车,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购车价位8万~12万元
看港台明星在影片中驾驶名车长大的80后大学生,心中对宝马、奔驰、保时捷等知名品牌轿车情有独钟。北京语言大学研三学生杨磊对记者说:“我喜欢在学校的阅览室里看介绍这些名车的文章,喜欢和几个爱车的同学一起聊名车。当然,这只限于爱好,如果以后自己买车的话,还是会选性价比较高的车。”
与杨磊观点相同的还有北京大学的一位大四学生:“我当然喜欢MINICOOPER、甲壳虫这样的名车,开起来也很过瘾,但这不是我们在工作两三年后就能实现的。未来我会选择上海大众POLO,或别克凯越这样的车,毕竟车在现阶段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件奢侈品,买一款主流车型已经很幸福了。”
在名为《大学生购车面面观》的网络调查中,25.2%的大学生会选择购买8万~12万元价位的经济型、且有一定档次的车,与目前家庭购车的要求一致。
“大学生之所以会选择8万~12万元的车型,原因之一是这一群体的购车资金主要来自父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父母为了不让孩子在同龄人面前丢面子,一般都会资助孩子买车,而且主张和别人相同,一步到位。8万~12万元车是轿车市场卖得比较好的车型,父母会建议孩子买,孩子也会在经过市场调查后倾向于选这一价位的车。”新华信汽车营销解决方案副总经理郎学红向记者分析道。
首选车型三厢车
受传统观念影响,三厢车在我国一直是主流车,在此次网络调查中,49.0%的大学生选择购买三厢轿车,选择两厢轿车的比例为33.1%。“未来两厢轿车依靠自身的优势,风靡势头会进一步加强。从调查结果来看,现在的大学生仍然把三厢车作为首选。”郎学红说。
“买三厢车主要是因为空间较大。我买车的主要目的是家庭用车,周末带全家人出去玩,如果车的空间较小,会很不方便。”北京大学的尹霄这样对记者说。
北京语言大学的杨磊说:“两厢车经济、实惠,如果是为自己买车的话,我会考虑。现在我买车主要是为了将来能带家人在周末时开车去购物,或旅游。自己开车上班的时候会很少,如今北京交通这么堵,平时上班还是坐地铁比较快。空间较大的三厢车,一来可以让家人坐在车里舒服些,也可以多装些东西,二来三厢车开起来也气派,不丢面子。”
二手车不予考虑
“将来你买车时会考虑二手车吗?”面对记者这一问题,三位大学生的回答出奇地一致:“不会考虑。”
“二手车肯定有些小毛病,开起来感觉不舒服,还是买新车心里踏实。”北京语言大学的杨磊对记者说。同样是来自北语的学生夏津也认为,买车还是一步到位比较省钱、省事,父母也支持他买新车。北京大学的尹霄还进一步补充道:“开新车才有一种成功的感觉,才觉得是属于自己的车。”
网上调查的结果也印证了这一点。调查显示,有55.7%的大学生选择不会购买二手车。
郎学红认为,大学生追求舒适、时尚,喜欢选择新事物。以手机为例,现在花400元钱就能买一部手机,花1000多元钱能买一部功能很齐全的手机,但是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手里拿的是3000~5000元价位的手机。原因何在?就是这一价位的手机具有一般手机没有的功能,拿着它有时尚、流行的文化标签。
“大多数大学生在选择商品时,感性因素大于理性因素,他们从小就是喜欢什么,家长就给买什么。喜欢成为他们选择商品的重要标准。他们喜欢有品牌的商品,对商品的附加功能比较看重。二手车是旧的商品,自然不能引起他们的较大关注。除此之外,自身的汽车专业知识不足,不能很好辨别车辆差异,无法对二手车作出有效的价值判断,也是这一群体愿意购买新车的原因之一。”郎学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