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铁刚性需求依然强烈
工信部预计,2011 年粗钢表观消费量为6.3 亿吨,比上年增长5%;粗钢产量为6.6 亿吨,比上年增长5%。在钢铁产品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为主的政策导向下,2011 年我国粗钢净出口量预计与2010 年持平。
工信部表示,从需求角度看,2011年世界经济在稳定中求增长,而我国经济仍保持一定增速,对钢铁产品的刚性需求依然很强。主要用钢行业如建筑、机械、交通、家电、造船等下游产业仍呈发展态势,为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空间。联合重组、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行业规范等政策措施的推进和实施,为钢铁行业和钢铁市场的平稳运行创造了有利条件。
工信部同时指出,由于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压力加大,钢材消费强度下降,国际市场竞争激烈,钢材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更由于大宗原料、燃料价格仍呈上涨趋势,钢铁生产成本将继续加大,2011 年,钢铁行业生产经营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局面。
行业赢利水平不乐观
工信部预计,2011 年,铁矿石价格仍高位运行,我国铁矿石进口量大致维持在6 亿吨。成本推动钢价上涨的局面业已形成。2 月15 日,宝钢宣布上调3 月份钢价,主要品种总体上调200~300元/吨。宝钢提价是应对铁矿石等原料价格上涨的无奈之举。
近几年,大宗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而国内钢材价格的上涨幅度低于原料价格上涨幅度,导致钢铁行业赢利水平不断下降。从重点大中型企业利润情况看,2007 年以来销售收入利润率逐年下降,2007 年至2009 年分别为7.26% 、3.23%、2.46%,到2010 年小幅回升至2.91% ,但仍远低于全国工业企业6.2%的平均水平。特别是2010 年5 月以来,受铁矿石、煤炭等原料和燃料价格上涨、钢材市场供过于求等因素影响,企业赢利水平逐月下降。2010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总额897 亿元,其中实现利润前20 名企业的利润约占利润总额的83%,而大多数企业则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行业赢利水平总体不容乐观。
工信部预计,2011 年在原、燃料价格高位运行与钢材价格持续波动的双重作用下,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仍低于工业领域的平均水平。此外,工信部还表示,由于我国国情决定钢铁产品以满足内需为主,我国于2010 年调整了钢铁产品出口政策,不鼓励大幅出口,加之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蔓延,使我国钢铁产品出口难度加大,未来利用国际市场消化产能的空间进一步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