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二:实现“民富”目标
时代周报:应该怎么理解转变发展方式与富民之间的关系?
刘文海:转变发展方式与富民应该是统一的关系。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般就是走节约资源和友好型的发展道路;而另一个就是要扩大对民生方面的投入,加大社会建设力度,这也能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
另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的根本途径,是调整收入分配结构,扭转长期以来形成的资本收益与劳动报酬失衡的状况,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时代周报:你觉得怎样才能实现“民富”?
要实现“民富”,在未来五年间应该加快调整收入分配的格局,扩大中段收入格局,保障最低收入阶层老百姓的基本生活。
在企业提高效益的前提下,要适当提高劳动者的报酬。因为大部分是靠劳动工资作为主要收入,目前工资水平还是比较低,所以没有足够的购买力。其实我国的内需市场是非常大的,问题就是有效需求不足,简单点说就是消费能力和购买能力不足。
杨宜勇:所谓“民富”,你要创造自己的增加值,增加利润。过去我们老说中国人勤劳而不富有。你老跟外国人打工,在产业链的低端,挣血汗钱,你能富得起来吗?以前中国人老说自己是世界的加工厂,人家印度是要做世界的办公室,立意都比你高远。
“民富”并不是靠国家来发钱,严格意义上说,国家是不创造一分钱的,只是把钱从一个口袋拿到另一个口袋而已。关键还是要提高企业竞争力,所以“十二五”规划里提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一个方面就是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我们不能只卖力气,要成为专业人士,更加专业化,更加注重知识产权、制度创新,要靠创新和技术,这样才能赚大钱,实现民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