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日前在首届中国质量学术与创新论坛上表示,以绿色壁垒、环境壁垒、质量壁垒和标准壁垒为代表的技术性壁垒将成为未来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对外出口和进口基本保持17%和16%的年均增长速度;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我国外贸实现了每年30%以上的高速发展。商务部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到2020年,我国外贸预计保持7%~8%的增长速度,外贸总额或达到5万亿美元。
谈及未来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潜在威胁时,李雨时认为,以绿色、环境、质量和标准为代表的技术性壁垒将成为未来几年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其对我国外贸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尤为明显。
“当前的主要国际技术性标准是发达国家基于自身的技术发展水平提出的,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技术进步远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李雨时说,尤其是,技术性壁垒将成为影响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除此之外,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和其他贸易保护措施也将对我国外贸可持续发展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
尽管当前国际社会对世界经济的走势判断不一,有的甚至认为全球经济将进入低速增长期,但在李雨时看来,未来世界市场萎缩的现象较难发生。
近年来,我国遭受的反倾销和反补贴,以及保障措施和特殊保障措施不断增加,已经占到世界“两反”和“两保”总量的70%。李雨时对此指出,从目前来看,贸易保护主义对我国的影响相对较小,仅占我国出口产品总量的1%。
面对未来外贸发展的诸多挑战,李雨时认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是根本应对之策。“鉴于我国长期处于世界产业链低端的现实,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应该主要依托市场机制运作,如果政府干预过多,将来会付出代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