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主要是为了缓解国际上已达白热化的反倾销诉讼”,这是盛志诚的答案。从去年至今,中国钢材出口的反倾销国际诉讼案已达不下百起。
另外,盛志诚认为,从中也可以看出,政府有倒逼钢铁企业减少对铁矿石依赖的意图。
“对企业利润肯定有影响”
当前国内需求在短期内似难有回升迹象。房地产调控政策并没有松口的意思,国内造船、造车企业的产量出现大幅下降。在这种严峻的环境下,取消主流钢材品种的出口退税,无疑令已近乎残喘的国内钢企日子更加难过。
中国联合钢铁网分析师胡艳平认为,尽管过去几年钢材出口与出口退税率并非完全正相关关系,但此次出口退税取消,适逢国际经济环境欠理想、国内钢材市场趋弱以及钢材价格优势减弱,钢材出口近月下降趋势不可避免。
此前的出口数据如下:5月份,出口钢材494万吨,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长2.7倍,比上月增加63万吨。1-5月,累计出口钢材1796万吨,同比增长127.3%。
“坏的局势已经到了底部,再坏也坏不到哪去。”有分析师期冀在一片黑暗中寻找到光明。他说,目前国内钢铁企业的出口占总产量之比已经不高,整体也就在5%-6%左右,这部分产量在出口遇阻后转回内销,对国内已经倒挂的钢材价格来讲,也不过就是增加亏损幅度而已。
“对上市公司利润肯定有影响。”上述分析师说,影响程度要看不同公司相关产品的出口占比。目前来看,出口比重较高的有本钢板材、鞍钢股份、华菱钢铁,其出口占比大约在15%左右,宝钢股份的占比约在10%上下。
可查资料显示,中国上一次对出口退税率进行调整是2009年6月,当时中国大幅提高2600多个税则号商品的出口退税率。据预计增加退税资金达252亿元。
不过,胡艳平称,政策出了,市场人士反而不用担忧退税政策不确定性对钢价的影响了,从这方面来看,出口退税政策反倒有政策利空出尽的意味,进而在某种意义上有助市场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