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6月下旬起,我省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6·18”功能定位,突出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常年项目对接。全省共征集项目成果5200多项,推出项目、技术需求680多项,项目对接形式越来越贴近需求,呈现出四大特点:
围绕我省14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方案,加强产业引导,策划组织系列项目对接活动。如去年7月14日,福建师范大学、省经贸委、教育厅、发改委共同举办新兴产业专场对接会,围绕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发布项目成果416项、企业技术需求307项,成功对接项目64项。
致力于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积极推动产学研的深度结合。去年10月26日,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漳州市政府联合举办的“蓝火计划”(漳州)产学研对接洽谈会,有10多所“985”高校的专家参会。今年1月18日,“蓝火计划”漳州试点工作正式启动,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漳州中心的6个漳州特色产业技术转移示范基地同时成立,推出技术需求106项,首批有56个对接项目现场签约。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学会、产业组织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对接的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如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参与举办了机床行业研讨会暨项目对接会,省信息产业商会承办了福建省物联网应用成果推介交流暨项目对接会。
项目对接活动延伸到基层一线,活动形式不断创新。如省公务员局创新国(境)外专家项目成果推介对接方式,借助日常工作中形成的省、市、县引智部门和引智项目单位的工作网络,深入基层企事业单位开展多种形式的点对点项目推介对接活动,共推介了800多项国(境)外专家项目成果,目前已有37个项目成功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