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高增产低增收电机产业急需提高竞争力

日期:2008-03-28  来源:机经网  作者:cfmif  点击:
近年来,我国电力建设发展迅猛,带动我国中小型电机行业快速发展。未来一个时期,市场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目前,全行业经济运行趋势总体是规模增长大于效益增长,部分企业已是举债经营,这些问题已成为行业快速发展的羁绊。
面对难得的发展机遇,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前景可期
  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多年高速发展的大背景,给中小型电机行业带来良好发展机遇,行来乘势加快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部分企业注重技术进步,加快科技创新,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明显转变,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大幅提高。
  据预测,未来一个时期电机市场有效需求将稳定增长,行业发展前景依然看好。中国电器工业协会中小型电机分会(秘书处设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统计工作部(由西安西玛电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承担),在对全国56家电机企业2007年度的统计数据分析表明:56家电机企业产品销售总量达13009.5万千瓦,其中交流电动机销售量达12299.9万千瓦,占全国交流电动机产量18877.22万千瓦(国家统计局数据)的65.2%。
  值得一提的是,全行业经济运行呈现出规模增长大于效益增长的趋势。大中型电机产量增幅高于小型电机产量增幅,直流电机产量小幅平稳增长。与此同时,也呈现出出口电机产量保持快速增长,增速持续回落的特点。
产量增速明显
  资料显示,56家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33.1亿元,销售收入329.9亿元,利润额17.3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增长的有49家,占企业总数的88%;销售收入增长的有48家,占企业总数的86%。
  权威人士分析认为,受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拉动,内贸电机各种产品的产量继续呈现增长态势,尤其是大中型电机增幅最大,拉动该产品领域的产量大幅增长;而出口电机产量增速明显持续回落,与国家出口产品政策调整和世界经济运行环境领域出现的经营风险有一定的关联。
  从产量指标分析,大中型电机产量增幅高于小型电机产量的增幅。大中型电机完成产量5221.1万千瓦,同比增长24.7%,增速同比加快6.2个百分点。尤其是大中型电机中,高压电机产量达3299.9万千瓦,同比增长26.8%,使大中型电机产量增速明显。小型交流电动机完成产量6703.8万千瓦,同比增长17.7%,增速同比加快4.3个百分点;直流电机产量781.2万千瓦,同比增长8.7%。
  从产品出口分析,全年出口电机达2157.1万千瓦,同比增长20.3%,增速同比减慢6.4个百分点。同时,出口电机各季度增速环比持续大幅回落。
利润小幅攀升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成本上升带给行业的影响不容小视。电机生产用主要原材料热轧硅钢片的价格去年以来一路上涨,同比涨幅达23.7%。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直接加大了企业的采购成本,并压缩了利润空间。与行业产销规模的高速增长相比,利润呈现小幅增长,达13%。
  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一季度电机每千瓦售价是204.4元,上半年增至211.2元,全年维持在207.9元的水平,同比涨价9.96元,涨幅达5%。全行业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压缩各项费用,增加销售量,促使销售成本率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为81.8%,各项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降低了2%。
尚存经营风险
  市场需求旺盛及出口形势的火爆,促进电机行业加快发展,行业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在列入统计的56家电机企业中,利润总额超过2000万元的企业有25家;产量超过400万千瓦的企业有13家;电动机销售收入突破8亿元的企业有10家。
  2007年行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上半年为154.5,前三季度为148.7,全年上升至157.6,较上年下降2.7。究其原因是资产负债率上升,总资产贡献率、成本费用利润率、产销率、资产保值增值率降低所致。值得肯定的是,全行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流动资金周转不断加快等因素,对全行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调查发现,目前,行业资产负债率高达67.8%,同比增加2个百分点,负债总额同比上升24.5%,上升速度高出上年度10个百分点,企业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值得关注的是,期末产成品存货同比增加31.3%,应收帐款同比增加27.3%,应付帐款增加26.8%。据统计,这三项指标的环比增速已远远高出产销指标的环比增速。分析认为,企业在坚持抓好资金回笼工作的同时,要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合理减少存货占用,处理好应收与应付帐款的辨证关系。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19973.156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