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省机械工业总体运行情况
一、我省机械工业总体运行情况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从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我省机械工业经济运行呈下行趋势。2009年1—5月全行业工业总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或持平。由于各级政府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政策陆续发挥作用,从6月开始每月工业总产值稳定地高于去年同期,从9月开始累积总产值高于去年同期。2009年度全省机械工业总产值2791.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5%(现行价,不变价为2835.2亿元,增加9.2%),销售产值2703.6亿元,比增7.7%,产销率96.84%,比增0.21%。出口形势从四季度开始转暖,全年出口交货值为638.85亿元。但由于前三季度比去年大幅度下降,全年出口交货值同比仍下降13.1%。
图1 2009年各月福建省机械工业总产值与出口交货值
表1 2009年各月福建省机械工业总产值与出口交货值
(单位:亿元)
月份 |
工业总产值 |
同比增减 % |
出口交货值 |
同比增减 % |
1 |
145.4 |
-18.4 |
40.8 |
-28.0 |
2 |
146.3 |
2 |
33.0 |
-24.5 |
3 |
213.3 |
0.2 |
44.7 |
-23.9 |
4 |
211.2 |
-0.3 |
45.2 |
-27.6 |
5 |
206.4 |
-6.9 |
45.3 |
-24.6 |
6 |
260.4 |
2.9 |
52.8 |
-15.8 |
7 |
218.3 |
6 |
53.5 |
-13.6 |
8 |
224.5 |
2.4 |
55.8 |
-12.8 |
9 |
256.9 |
13.1 |
53.8 |
-12.1 |
10 |
247.1 |
16.2 |
56.0 |
-6 |
11 |
274.5 |
34.9 |
60.1 |
12.6 |
12 |
320.9 |
38.9 |
69.1 |
19.4 |
全年 |
2791.8 |
7.5 |
638.8 |
-13.1 |
二、各地区情况
2009年全省9个设区市的机械工业总产值除厦门市外,均有所增加,但是增幅不同。三明、龙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37.5%和29%,泉州、福州、莆田分别增加16.6%、13.8%、13.7%,宁德、漳州、南平分别增加9.6%、5.8%和1.9%。厦门同比减少9.5。与前几年年相比,各设区市机械工业总产值的排名发生了变化,福州市前进到第一名,泉州与三明超过漳州与南平,前进了一位,厦门、漳州、南平各后退了一位。
从出口交货值的情况来看,南平、福州有所增加,其余地区均大幅度减少。
2009年9设区市机械工业总产值及出口交货值情况见表2。
表2 9设区市机械工业总产值与出口交货值增减情况 (亿元)
地区 |
福州 |
厦门 |
泉州 |
漳州 |
宁德 |
龙岩 |
莆田 |
三明 |
南平 |
工业 总产值 |
673.9 |
643.0 |
384.6 |
346.1 |
243.1 |
166.4 |
135.8 |
110.1 |
88.9 |
比增% |
13.8 |
-9.5 |
16.6 |
5.8 |
9.6 |
29.0 |
13.7 |
37.5 |
1.9 |
出口 交货值 |
165.5 |
254.4 |
48.8 |
76.0 |
56.8 |
2.7 |
25.5 |
2.0 |
7.0 |
比增% |
9.4 |
-20.8 |
-3 |
-28.9 |
-8.3 |
-44.7 |
-13.2 |
-30.9 |
9.7 |
三明、龙岩总产值大幅度增加的主要因素是许多重点骨干企业技术改造已经完成,生产能力和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厦门市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产品出口比例大,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较严重,尤其是重点行业飞机维修业产值下降43.9%,仅此一项就比2008年减少近30亿元的产值。
三、六大行业情况
与去年同期相比,机械工业六大行业的工业总产值有增有减。“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5.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4.9%,“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13.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增长3.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减产0.3%,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金属制品业”减产1.9%。
各大行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幅度均较大,“金属制品业”下降27.6%,“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3.3%,“专用设备制造业”下降12.7%,“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下降15.9%,“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下降4.7%,“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下降11.6%。
各行业总产值及出口交货值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减情况见下图。
四、产业调整和振兴初见成效
今年我省出台了一批重点行业的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其中机械工业的汽车、船舶、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施行一年来,已经初步见到成效。
1、汽车产业:2009年我省汽车产业总产值49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1.6%。从下半年开始,我省汽车产业扭转了产量下滑的趋势,总产值超过去年同期。尤为可喜的是东南汽车公司和厦门大小金龙公司产销两旺。由于全国汽车行业大幅度增产,带动我省汽车零部件行业增产,全年实现产值300.1亿元,比增23.1%。汽车行业共出口50.2亿元,比2008年减少17%。
2、船舶产业:2009年我省船舶产业在困难的情况下逆势发展,实现工业总产值153亿元,增长20.5%,出口74.5亿元,增长10.5%。船舶产业是我省机械工业中少有的工业总产值和出口交货值都大幅度增长的行业。
3、装备制造业:
(1)优势产业有升有降。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环保设备等产业发展情况各有不同。环保设备产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加14.5%,达到39.88亿元。工程机械中的主要产品装载机从2008年8月开始销量大幅度下降,厦工、龙工等企业还一度停产;经过各企业的努力,从2009年四季度开始产销大幅度回升,12月销售产值同比增加96.4%。全年全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8.4亿元,比增4.8%。电工电器产业全年工业总产值700.4亿元,比2008年减少0.3%,(按照不变价计算,比增1.7%);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出口比重较大,二是原材料价格大幅度降低,造成产品价格随之降低。
(2)产业装备快速发展。作为“产业装备”的食品饮料机械、纺织服装机械、农林牧渔机械的总产值大幅度增长,分别达到4.96亿元、27.73亿元和16.55亿元,比增57.2%、30.7%和20.3%,是我省机械工业2009年增长最快的几个行业。
(3)基础产业不断巩固。作为基础工艺的铸锻行业,总产值达到104.4亿元,比增33.5%;作为基础装备的机床行业和模具行业,总产值达到29.1亿元和26.4亿元,比增18.4%和比增6.2%。
(作者:何海翔 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