铨释创新管理的带头人
——记全国机械工业劳模厦工三重公司经理人李文智
在刚刚表彰的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中,年仅35岁的李文智,可谓凤毛鳞角。现调任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产品制造部经理的李文智,在工作善于中积累经验,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较强的进取精神和责任心,专业知识丰富,对待工作热情主动,尽职尽责,以身作则,忠诚守信,勇于创新,善于开拓,有较强的协调和组织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他先后在三重公司担任总装厂副厂长、金属结构厂厂长、备料事业部经理等职;1999年、2001年被评为厦工三重公司年度“先进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公司年度生产经营标兵、2006年被评为厦门市机电集团十佳经理人、结合实践总结撰写的《强化技术管理,多渠道节约板材》与《技术管理创新,降低生产成本》二篇论文获福建省三明市企业现代化成果一等奖。李文智是一位集“知识型、技术型、管理型”的生产厂厂长,为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管理、技术进步和公司的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一、勇于创新,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强。
在工作期间,李文智同志先后完成了福建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4YCT32冲击破碎压实机、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LDY40B沥青路面高效养护车、国家“
二、大胆管理、自主创新管理意识强。
针对长期制约企业工序化生产的瓶颈,李文智同志大刀阔斧地对原有的生产工序进行调整,开创结构件工序化生产管理新模式,将结构件的下料、校平、成型工序纳入备料中心,以进一步提高原材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在生产管理的变革中,面对遇到的困难和矛盾,身先士卒耐心细致做职工思想工作,提高职工思想认识,先后三次大范围地选拔管理人员,彻底改变几十年来传承的生产作业习惯。对公司先后达60余个品种、2500多种零件的工程机械品种,采用工序化归类整理,制定一系列规章条例,有效组合调配生产劳动力,使调整的各种人员较快地适应了工序化生产的模式,改变了过去操作者从接单下料、清渣、校正、成型、点装、打磨、热校正、清飞溅等全过程的生产工序,优化了工序化管理过程,缩短生产配套周期50%。 年完成结构件制作15500吨,产能增加30%以上。
三、立足岗位,节能降耗等方面成效显著。
李文智同志负责组织对生产管理、技术工艺、现场制作、6S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每年积极推动提出技术、工艺改进40余项,开展TQC活动10余项,合理化建议20多项。如改变减振器托架的制作工艺工装,由外购改自制,每台压路机节约成本1000余元,全年可节约生产成本约60万;通过对物料分析和数控切割程序编排的有效管理,先后对压路机振动轮幅板和牵引架纵梁板的套料改进,提高零件通用化,对油箱底板、侧板、后板、后椅固定板实现板厚通用化,减少板厚规格,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年节约生产成本90多万元。针对原先压路机牵引架油箱屡屡发生的漏油问题,大胆提出采用气密性试验替代过去煤油渗漏试验的工艺,从而确保了油箱的合格率达到100%。该项目的合理化运用,获得公司年度技术改进、合理化建议创新成果一等奖。针对小型压路机和26T大型轮碾机结构件普遍簿板多、构件体形大的问题,李文智同志提出采用手工抛丸作业,解决了过去机械抛丸无法作业大型构件的抛丸和薄板结构件变形的矛盾;针对产品焊接过程中存在的外观质量问题,深入生产现场,和电焊技师一起探讨提高外观质量的焊接新方法,充分依靠职工的群策群力,对压路机轮子制作焊接工装,实现环形焊缝自动焊,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使公司的产品焊接外观与国际同行业媲美的生产能力。
四、注重培训教育,积极打造高素质队伍。
李文智同志针对企业生产技术工人现状,扬长避短,积极组织职工岗位技能的再培训,并为其付诸大量心血和精力,先后安排组织了冷作工、电焊工的定期学习培训,使其掌握新的技术理论知识,职工现有的技能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目前,所在分厂获得技师职称的职工占一线职工总数的30%;取得高级工证书的职工占一线工人数的55%,一支拥有高技能素质的生产队伍为企业打造精品提供了可靠的保证,使其有能力承接省内省外等一些公司的非标产品,承接产品均一次性通过国际标准检验,提高了企业信誉度。同时加强生产厂信息系统应用管理,做好ERP、PDM、OA等信息系统日常管理,按业务发生的情况,及时在相关系统中录入业务信息,使数据信息得以及时沟通和传递,为推进ERP的应用等信息管理付诸了大量心血和精力。
通讯员:厦工(三明)重型机器有限公司管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