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年多的紧张筹备,今天我们终于迎来了国际流体机械专业展览史上规模大、水平高、专业化强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这届展览会也是对近两年来中国流体机械行业在重大装备国产化方面取得成绩的一种展示与交流,表明了我国流体机械行业在部分领域已经能够比肩世界。”10月28日上午9时,备受国内外流体机械行业瞩目的第四届中国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开锣,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隋永滨主持开幕式,并致开幕辞。
政策扶持推动行业发展
被誉为流体机械行业“奥林匹克”的该展会,从2002年开始在上海举办第一届起,如今已经走过了6个年头。展出面积从第一届的6000平方米到第四届的3万平方米,展会规模整整增加了4倍。展会规模的不断扩大,足以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流体机械展览会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认可,二是见证了中国流体机械行业这几年来的飞速发展。
流体机械与国务院8号文件中提出的16项重点发展领域中的大型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设备、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大型薄板冷热连轧设备、大型井下综合采掘设备、大型露天矿设备、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及大型环保设备等息息相关,肩负着为这些重大技术装备配套的重任。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的鼓励下,中国的流体机械生产企业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通过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在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尤其是大型空分装置、乙烯三机、乙烯冷箱等,已经能与德国德马格、意大利新比隆、日本制钢、德国KSB、日本日立、美国GE、英格索兰、瑞士苏尔寿等国际知名大公司抗衡,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石化、电力、冶金等装备的自主创新。
展品凸显行业进步
在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的展台前,他们用大型图片的方式向国内外观众展示了其在百万吨乙烯裂解三机(裂解气压缩机、乙烯压缩机和丙烯压缩机)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则展出了第一套国产化“50MW煤气联合循环发电CCPP装置用轴流+离心串联式压缩机组”技术。除此之外,陕鼓集团还展出了其为大型冶金高炉配套的轴流压缩机组。在风机展区,上鼓、武鼓、长鼓、交大赛尔、四平鼓风机、江苏金通灵等风机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也将其最新的产品、技术、工艺以实物、模型和图片的形式进行了展示。
以杭氧集团为龙头的空分企业,近几年的发展速度惊人。前不久,杭氧为宝钢提供的6万等级大型空分一次开车成功,标志着国产空分设备正式进入特大型化领域。开封空分集团有限公司不仅展出了他们为华鲁恒升提供首台套4万等级大型空分所取得的业绩,同时还展示了他们在8.2万等级空分国产化上取得的最新业绩。四川空分(集团)有限公司一方面展出了近年来在大型空分国产化方面取得的成绩,一方面向参观者介绍他们近年来在气体方面的最新进展。隋永滨曾经对外公开说过,“像沈鼓、陕鼓、杭氧这样的企业已经能够站在世界之林,与外资企业同台竞争了。”
在压缩机展区,上海压缩机厂展出了活塞力达100吨的大型往复式压缩机,该机不仅填补了国内在100万吨及以上活塞力压缩机的空白,还满足了化工用户对大吨位往复式压缩机的需求。据悉,沈鼓集团气体压缩机事业部目前正在研制125吨活塞力压缩机。除此之外,浙江开山集团展出的双螺杆压缩机、京城环保公司展出的大型隔膜压缩机、无锡压缩机公司展出的大型天然气压缩机等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泵阀产品国际竞争力增强
在泵阀展区记者发现,不但参展商数量比上届有所增加,而且展出的产品技术含量也越来越高。
在上海电力修造总厂展台前,国内首台集成创新的国产成套1000MW火电机组锅炉给水泵模型摆在了展台最显眼的位置。据介绍,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绿色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我国电力工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然而与之配套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锅炉给水泵、循环泵、凝泵,国内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在生产,但仍然无法满足电力行业高速发展的要求,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成功研制超超临界大型火电机组给水泵,为泵行业技术进步再立新功。
在核电领域,以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沈阳盛世高中压阀门有限公司、大连大高阀门有限公司、上海阀门厂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核阀制造企业,在核一级阀门制造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中,中核苏阀在核一级DN100电动快速启闭隔离阀、DN50稳压器电动卸压阀以及核二级DN200电动快速启闭铸钢隔离阀、DN1000电动硬密封隔离蝶阀方面获得了重大突破。
在长输管线用球阀方面,以自贡高压阀门有限公司、上海良工阀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其中自贡高压阀门有限公司生产的全焊接管线球阀前不久已经成功中标西气东输二线主线,标志着长期由国外垄断的长输主管线用的球阀不再依赖进口。
除此之外,以浙江宣达、超达、伯特利、苏州纽威阀门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快速崛起,并能够在化工、电力、冶金等领域担当起重任。
这些成果的取得,大大加快了我国流体机械产品升级换代的速度,提高了国产化水平,降低了我国工程建设的投资,有力地增强了我国流体机械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