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财政部和中科院在中科院理化所召开“重大科研装备自主创新试点项目启动会”,正式启动8个具有明显自主创新特点、意义重大的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中科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参加了启动会并发表讲话。
科研装备的自主创新是科技自主创新的基础与重要保障,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水平和科技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依靠科学仪器的发展。科学技术重大成就的获得和科学研究新领域的开辟,往往是以检测仪器和技术方法上的突破为先导的。据统计,迄今为止,在全部诺贝尔奖项中,物理学科的2/3、化学学科的3/4和生理医学学科的9/10都直接与实验有关,而所有的科学实验都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科研装备。近年来虽然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科研装备自主创新能力较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科学研究主要依靠进口仪器进行,缺乏自主创新的科研装备已成为制约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
近年来,随着国家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 我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科研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主要依靠进口仪器进行科学研究,缺乏自主创新的科研装备仍是制约我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财政部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安排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大科研装备的自主创新,并决定以中科院为试点积极探索国家财政对科研装备自主创新的支持方式和支持模式,为我国科研装备研制寻找一条新的路子。
在组建相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和配套管理办法的基础上,中科院组织专家进行了广泛调研,严格论证,首批遴选了8个具有明显自主创新特点、意义重大的科研装备研制项目,作为首批试点予以推动。这8个项目包括:深紫外全固态激光源前沿装备、复现高超声速飞行条件的脉冲风洞、综合极端条件试验系统、海底流动地震观测台阵、超导成像频谱仪、VLBI数字基带转换器、同步辐射纳米成像设备、中能重离子微束辐射装置。项目的启动实施,不仅有助于提升我国相关领域的科研水平,也将为推动科研装备的自主创新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