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日期:2019-09-25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摘要:随着新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业正在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汽车从交通工具转变为绿色、移动的大型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发展、智能引领、个性驱动成为汽车产业未来的需求动力。
       随着新能源革命和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汽车产业正在加快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汽车从交通工具转变为绿色、移动的大型智能终端,产业生态发生了重大变化,绿色发展、智能引领、个性驱动成为汽车产业未来的需求动力。
       在7月4日召开的“2018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师建华总结了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一是产品形态和生产方式发生深度变革。汽车产品正在加快向新能源、轻量化、智能网联和数字化方向发展,汽车将转变为大型移动智能终端、储能单元和数字空间,乘员、车辆、货物、运营平台与基础设施等将实现智能互联和数据共享。生产方式向充分互联协作的智能制造体系演进,研发制造效率大幅提升,个性化定制生产成为趋势。
       二是产业格局和生态体系深刻调整。汽车产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互联网等新兴科技企业大举进入汽车行业,传统和新兴企业竞合交融发展,汽车产业的边界日趋模糊。价值链、供应链、创新链发生深刻变化。
       三是汽车产业逐步进入新能源汽车时代。绿色革命、能源革命、环保革命、城市交通革命、出行革命和技术革命推动着汽车革命,汽车行业要基于未来的用户、市场等,给出新的产业解决方案。
        四是信息技术与汽车深度融合,智能汽车成为产业发展高地。5G、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汽车交通等领域的深度融合,不断推动着车与车、路、人、云多维信息交互网络的加速形成,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
       五是产业核心要素在重构,将催生新业态和优秀企业。关键核心技术逐渐从整车延展到关键子系统和零部件,核心价值点由整车向关键系统、部件以及上下游转移。
       六是新兴需求和商业模式加速涌现。互联网与汽车的深度融合,使得安全驾乘、便捷出行、移动办公、本地服务、娱乐休闲等需求充分释放,用户体验成为影响汽车消费的重要因素。互联网社交圈对消费的导向作用逐渐增强,消费需求的多元化特征日趋明显,老龄化和新生代用户比例持续提升,共享出行、个性化服务成为主要方向。
      七是汽车消费向情感体验消费方向升级。新一代年轻群体更为自我,对汽车有着更多的情感需求,包括独特感、压力释放等。汽车消费正从性能消费转向情感消费,用户对汽车的需求从“可靠”转向“舒适”,并进一步转向“懂你”。
      八是汽车企业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在汽车市场增速放缓、制造利润逐步向下游转移的情况下,汽车企业纷纷提出向移动出行服务商转型,而电动化、智能网联化的发展为这一转型方向提供了有利保障。
      九是传统乘用车市场淘汰之态已显现。传统乘用车行业并购、退出事件增多,行业呈现淘汰之态,一方面是因为行业竞争加剧,新车型推出需要更多研发费用,小企业研发投入难以为继;另一方面是因为整车企业规模效应明显,销量越大,单车成本越低,小企业在竞争中更加弱势。因此,无论是新势力还是传统乘用车自主品牌,未来兼并重组甚至淘汰的进程将加快。
      十是中国品牌汽车将面临产业多元化的挑战。汽车合资股比放开、关税降低、金融开放等政策,将重塑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格局。中国品牌发展在接受压力的同时,也会快速提升自身实力。未来中国汽车市场产品将更加丰富,质优价廉的产品会让消费者获益。
     “不过,短期内,相对收益更大的是外资方,外资方可以通过股权放开的优势获得相应利润。另外,外资对国内大集团所保持的固有优势,将限制大集团阻止外方在企业内部扩张或滥用自身优势地位。”师建华分析,汽车行业未来会进入明显的分化阶段,民营企业、部分国有企业可能获得高速增长,包括吉利、长城、上汽、广汽、比亚迪等在内的主要自主品牌企业,将利用本土化优势,获得超常规发展。
       师建华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实现汽车强国的根本。在汽车智能制造技术方面,欧美日发达国家占据主导地位。我国虽然在各环节都有企业从事相关技术开发和产品制造,但还有待加强,尤其工厂自动化硬件产品尚不能为汽车企业提供完整的支撑。如何兴利除弊,尽快从“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智造”,是摆在汽车产业面前最重要的任务。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43798.843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