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中国石油企业的竞争优势及对外直接投资策略(1)

日期:2007-09-12  来源:机经网  作者:cfmif  点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一些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国门,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国经营。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拥有竞争优势,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盲目对外直接投资必然导致跨国经营的失败。对外直接投资是企业将竞争优势运用于国际市场,并通过跨国经营整合企业的资源,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的过程。因此,竞争优势既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也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要达到的目标。中国石油企业为了取得对外直接投资的成功,必须准确分析所面临的内外部竞争环境和企业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中国石油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实现跨国经营也是拓展生存空间、谋求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一、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其中有代表性的有海默的垄断优势理论、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内部化理论、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和邓宁的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这些理论主要以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兴起,一些学者开始从理论上探讨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竞争优势,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威尔斯的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拉尔的技术地方化理论。
  上述理论都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经济技术背景下提出的,当前的状况和那时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与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有明显的不同,因而上述理论已经很难准确解释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中国企业尤其是石油企业并不具备垄断优势,甚至不具备寡占优势。弗农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产品从“创新”阶段到“成熟”阶段再到“标准化”阶段,其生产地点将从创新国家转向其他发达国家再转向发展中国家。然而,由于石油行业的特殊性,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产油国,而不是迫于成本压力而选择其他发展中国家。小岛清的边际产业扩张理论主张应该将国内竞争力逐渐丧失的边际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然而,中国石油石化产业不是竞争力逐渐丧失的边际产业,而是正在形成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小规模技术理论和技术地方化理论显然也不适合解释石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内部化理论和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具有一般理论的性质,但也很难确切解释中国石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吴先明认为。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与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全球竞争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的基本环境,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再被视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一种重大变化,而是被看作企业对竞争环境的自然适应过程。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不仅仅是利用现有优势,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石油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也具有这一特点。石油行业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石油的国际贸易量占石油总交易量的53%,石油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0%,是国际贸易中交易额最多的商品。石油市场是世界范围内统一的市场,而且石油行业具有高风险、高资本密集、高技术密集的特点,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激烈的竞争促使石油行业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了全球化的并购浪潮。“人世”后中国将按WTO要求承诺减让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给予外国公司石油石化产品贸易权和分销权,石油企业将面对来自跨国公司的巨大竞争压力。跨国公司将利用“人世”的条件,凭借其在资金、管理、技术、产品、市场营销、服务上的优势,倾力打人中国市场,与中国石油企业展开竞争。“国内市场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企业只有竞争、别无退路,只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升企业竞争力,才能真正与这些老牌的世界石油公司相竞争。中国石油企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是适应人世后新的竞争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优势分析
  波特教授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他认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开发其自身的竞争能力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因素有四项: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对手。波特的竞争力理论比较全面的概括了影响一国特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所有因素,重点强调了在没有要素禀赋的情况下,企业怎样抓住每一个环节主动提高其国际竞争力,而不是被动接受天然的要素禀赋带给该产业天生的劣势。该分析范式适合对我国石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一)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包括人力资源、天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及基础设施等,这些要素可进一步分为初级和高级生产要素两类。从初级要素来看,中国人力资源丰富。在劳动力供给方面有一定优势。在油气资源方面中国也具有一定优势,截止2005年底,中国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为22亿吨,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3%,储采比为12.1;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2.35万亿立方米,占世界石油储量的1.3%,储采比为47。但是,相对于持续增长的油气需求,中国油气资源的发展后劲不足。从企业层面来看,中国石油企业特别是中石油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中石油的原油储量和七大石油公司相比处于首位,油气总储量位居第二位:中石化和中海油的资源优势一般。
从高级要素看。中国石油企业的研发能力明显提高。目前,中国石油企业在勘探开发主体技术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陆相油气地质理论。在大型非均质砂岩油田、复式油气区滚动勘探开发以及低渗透和特低渗透油田开发等配套技术上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储层预测技术、欠平衡钻井和成像测井技术、定向井和水平井钻井技术等方面基本跟踪世界先进水平。但在炼油化工技术方面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10~15年以上的差距,特别是石油化工工艺尚未形成成套技术,基本没有自己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开发能力很差,严重影响了中国石油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26660.281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