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来自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系列报道之一

日期:2007-10-17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cfmif  点击:

编者按  在我国汽车工业史上创造了多项纪录的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近年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自主创新,大力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培育、发扬“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企业精神,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一组来自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的系列报道,共4篇。

 

    10月12,一个金风送爽的日子,位于北京昌平的北汽福田汽车公司彩旗飘扬,一派喜气。

    上午11点多,随着一辆崭新的福田欧V混合动力车缓缓驶出生产车间,人们迎来了北京汽车工业史上又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北京汽车工业累计产销汽车500万辆!

    500万辆,标志着北京汽车工业开始成为首都经济的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这一切汇聚了几代北京汽车人的汗水,也饱含着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经营者的心血。他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奋力拼搏、团结协作、知难而进、志在必得”的企业精神,坚持走集团化发展道路,在引领麾下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等企业快速稳健发展的同时,通过调整、改革和战略重组,大力进行资源整合,夯实集团核心竞争力,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圆梦轿车:从速度转向效率

    北京现代承载了一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轿车。

    众所周知,北京汽车工业曾有过辉煌:1958年,新中国第一辆国产轿车井冈山牌在北京诞生;1984年,我国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也在京城落户。然而,这种辉煌并未换来北京汽车工业持久、迅猛的增长,1999年北京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滑至5%以下。细细分析,没有轿车是一个重要原因。

    2002年,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大力振兴现代制造业,明确提出要突出抓好汽车工业等四大产业。同年10月,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第一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诞生,北京轿车圆梦行动启程。

    也许是圆梦心切,也许是蓄积得太久,北京现代硬是凭着那股拼搏劲儿,像一匹黑马,闯入中国汽车界,并创造了“现代速度”:

    200210月成立到第一辆索纳塔新车下线,只花了2个多月的时间;

    从零到第5万辆索纳塔上市,时间跨度仅为1年,此举意味着北京现代用1年时间走完了大型汽车企业10年的发展路程;

    2004年,投产两年的北京现代产销量突破15万辆,跃居全国第五;

    2005年,北京现代的产销量又增加8万辆,达23万辆;2006年,这个数字飙升至30万辆!

    4年,30万辆,这在中国轿车界是个奇迹。奇迹由速度而来,速度意味着规模,规模则是生存的前提。极速之旅之后,人们不禁要问:北京现代如何再创辉煌?

    做一匹黑马,更要做一匹速度和耐力兼具的千里马,这就是北京现代的追求。在这种追求之下,他们选择了两条发展路径:一条是继续规模扩张。早在几年前,他们就开始建设第二生产厂区,为新车及自主品牌车的推出做好产能准备,预计2008年建成,届时北京现代的产能将达60万辆!另一条是致力于“现代效率”。2007年是北京现代的“调整年”,他们加大内部调整力度,引入供应商体系的多元化机制和招标机制以降低生产成本,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以降低管理成本,加强经销商管理和商务体系建设以降低销售成本,通过“三降低”实现高效率。

    虽然只有短短5年,但人们还是透过北京现代的发展实践看到了更多、更厚重、更深刻的意义。应该说,“现代速度”昭示了北京汽车工业发展的希望;从速度转向效率,则预示着北京汽车工业作为高端产业坚实的发展根基,预示着北京现代制造业的未来。

    整车方阵:整合以求协调发展

    在北汽控股,有一列齐整的方阵:整车方阵。

    在这列方阵中,除了北京现代这颗璀璨的明珠外,还有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等耀眼之星。

    这是一个有着良好成长性的方阵。自20021223第一辆北京现代索纳塔下线以来,北京汽车的整车生产就好戏连台:继现代项目之后,又成功将北京吉普重组为北京奔驰;自主研发不断推进,打造出具有强势市场竞争力的“北京”、“福田汽车”两大自主品牌。目前,北汽控股形成了轿车、商用车、越野车三大整车板块,拥有高中低档门类齐全、配置合理的整车产品体系。

    整车方阵,是北汽控股有别于其他汽车集团最鲜明的标记。然而,要让这个特色方阵产权清晰、产品布局合理、协调发展,还必须下大力度进行资源整合。

    北汽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和谊将整合的目标称为“全新的整车发展平台”,内核就是“做强北汽福田、做大北京现代、做精北京奔驰、做专北汽有限”。

    整合分步而行。第一步是理顺产权关系。今年914日,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将其在北汽福田、北汽有限的股权划转给北汽控股,这样一来,北汽控股直接成为4家整车企业之间的国有资产出资人,产权关系清晰。此举意义重大,它为北汽控股打造整车平台奠定了制度基础。

    第二步是调整产品布局,打造自主品牌。北汽控股将北京奔驰近年来研发的Jeep2500/2700、北京·勇士等越野车和军车产品调整到北汽有限生产,以此为标志,他们重新梳理调整了系统内SUV、越野车、军车等产品资源,巩固了北汽有限以“北京”品牌和SUV车型为重点产品的定位。

    调整之后,北汽控股明确了发展“北京”、“福田汽车”两大自主品牌产品体系的思路,前者由北汽有限生产,侧重乘用车,后者由北汽福田生产,侧重商用车。北京现代和北京奔驰则致力于轿车生产,这样一来,北汽控股麾下的4家整车企业形成了分工明确、产品布局合理、协调发展的局面。

    资源理顺了,北汽控股的整车平台效应显现,其中最为突出的新品研发速度加快。短短的1年间,北汽控股旗下的北京现代一举推出了索纳塔·御翔、伊兰特·速路、伊兰特07款、1.6L雅绅特、2.0自动两驱型途胜等5款新品,形成了5个车系、24款不同车型;福田汽车推出了MPX—蒙派克多功能商务车、欧曼ETX中重型卡车、欧V大客车、欧马可轻型客车;北汽有限生产的北京·勇士军车正式列装部队;北京奔驰推出了克莱斯勒300C、梅赛德斯—奔驰E350E230E280优雅型、E280时尚型等高端、豪华型轿车,中高级轿车铂锐也将在年内上市。

    集团化战略:打造完美产业链条

    这是一个开始。自去年10月起,徐和谊就奔走在国内外各零部件厂商之间。

    一切都在紧锣密鼓之中。200610月,北汽控股旗下的北汽摩与德尔福公司在北京昌平成立了一家生产汽车安全带的合资公司;随后,他们与上海延锋伟世通公司、浙江亚太机电公司、山东兴华汽车部件公司、河南许昌远东传动轴公司、江浙世宝公司、广西桂林福达集团、丹东黄海汽车集团等企业签署了一批合作协议。

    除了与国内企业合作,北汽控股又把目光投向德尔福、江森、法雷奥等世界著名零部件公司。目前,北汽控股已与江森自控公司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与李尔公司签署了合资协议,与德尔福公司签订了共同发展汽车空调业务的协议书,与博世、塔奥、麦格纳、法雷奥等企业的合资合作谈判正在积极进行之中。

    产业基地,是北汽控股打造零部件平台的一个重要步骤。他们希望通过此举改变零部件企业分散的现状,吸引国内外投资,组建强势企业。如今,北汽控股已分别与北京大兴采育开发区、顺义杨镇开发区签订了《北京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项目合作协议》,与北京怀柔庙城零部件产业园签署了汽车动力总成项目建设协议。

    这个开始的背后是北汽控股的产业链情结。

    北汽控股希望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推进合资合作项目、建设产业基地等形式,加快发展北京汽车零部件平台建设,建立完善的汽车产业链条,从而打造一个具有竞争力的大型汽车集团。

    没有零部件,就谈不上汽车产业链,零部件平台建设至关重要。据徐和谊介绍,北汽控股零部件平台建设将依托两条路径:一是产品经营和资本经营并举,横向做大;二是技术领先和成本领先结合,纵向做强,最终将北京打造成集研发、制造、出口为一体的,集团化、国际化、品牌化的零部件基地。

    要完善产业链,除了零部件平台外,北汽控股还将着力打造汽车服务贸易平台。他们已形成了旗下12家服务贸易企业整合方案,与首钢签订了在物流、钢铁产业链和汽车产业链中下游的服务贸易等方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积极开展与国外企业进行汽车服务贸易合作的尝试。

    徐和谊说,今年北汽控股确定了“走集团化道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的发展战略,这是北京汽车工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据他介绍,按照集团化战略,“十一五”期间,北汽控股通过推进北京汽车工业集团化、产业化、平台化、国际化建设,积极打造整车、零部件、自主研发、汽车服务贸易和改革调整等5个平台,预计到2010年产能将达150万辆,产销130万辆,自主品牌产销量不低于60%20%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力争成为全球500强企业,成为首都经济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20863.515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