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福汽集团厚积薄发,实现历史性突破——汽车销量合计21.13万台,同比增长11.97%,创下历史新高,并实现了2004年以来的首次全面盈利。
旗下属4家车企全面飘红——东南汽车产销量12.1万台,同比增长13%,利润同比增长77%;
福建奔驰销售1.12万台,同比增长43%,提前实现盈利;
厦门金龙汽车销售大、中、轻型客车7.87万台,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各项指标稳步增长;
有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新龙马汽车15万辆扩建项目全面建成,去年12月通过国家生产准入审批,成为省内生产资质最齐全、产业链最健全的整车厂。
业内人士对福建汽车刮目相看——中国汽车板块已生成海西“成长股”!
5年拼搏,逆市反转
“下5年、上5年,我们完成了V型反转。”在2014年东南汽车新春媒体联谊会上,面对全国近百位汽车媒体人,福汽集团董事长廉小强做出“V”的手势。他说,东南汽车在去年国内汽车市场平淡的背景下,仍保持两位数增长,特别是自主品牌V系列车型销售10.14万辆,同比增长21.6%,比全国自主品牌平均增速高出10.2个百分点。
东南汽车,作为上世纪90年代两岸汽车合作的“黑马”,在2003年攀上一个高峰后,就开始走下坡路,到2008年连续5年销量下滑,走到破产边缘。当时,全国汽车产销量年均增长20%—30%,而东南汽车却下滑30%—40%。省里为重组福汽到处招商,但如同一块烫手山芋,搭配“嫁妆”也无人接手。
被认为“错过了黄金十年”的福建汽车,在市场进入低增长、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如何突围?
2009年初,刚走马上任的廉小强确定了“战略上以我为主,策略上以联为主,运作上以链为主”的发展思路,借智、借力,改革、创新。
当年6月18日,福汽集团高层专家委员会成立,以我国汽车行业第一位院士郭孔辉为首的一批中国汽车顶尖专家,成为福建汽车发展的智囊团。此后,每年“6·18”,专家们都来为福汽把脉开方。
打响头炮的是东南汽车首个自主研发的产品V3。但2008年底最初投放市场时,由于技术含量低,每辆车亏7000元。2009年9月,采纳专家建议,通过切换动力总成、进行改款后,单月就实现盈利。
提起2009年9月的一幕,廉小强至今依然激动。那天,福汽正召开第一届青年论坛,财务报表出来了,5年半以来东南汽车第一次盈利的消息,令在场的几十人潸然泪下。
2010年,东南汽车启动V5三厢车、V6两厢车“两位一体”的首次自主正向产品研发。起初合作股东不同意,廉小强就从董事长可动用的5000万元资金开始做,“这个风险值得冒,否则就没有机会了”。
受益于国家支持节能惠民汽车发展的政策,东南汽车自主品牌销售一路逆势上扬。2011年以来,中国汽车进入增长最低的年份,东南汽车年销量仍保持10万辆以上。
另外,通过管理创新,抓关键绩效指标考核,福建奔驰去年也提前越过盈亏平衡点。
强身健体,借得“东风”
2013年5月16日,是福建汽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省政府与东风汽车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福汽集团将借助东风汽车强大的行业影响力、丰富的产品资源、雄厚的资金实力,步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业内人士认为,双方的合作高度互补。除海西特殊的市场之外,福汽的自主品牌,是吸引东风的最大因素。
从几年前“白送都没人要”,到与大型央企、中国汽车工业的排头兵合作,福汽的大起大落,皆因核心技术。
东南汽车创立于1995年,但前14年在研发上的投入仅7000万元。“长期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研发、零部件、销售都由别人控制,福建汽车只有制造没有创造,挣的是苦力钱。”廉小强说。
要发展,唯有转方式、调结构,跃上“微笑曲线”两端。
于是,福汽全面发力,一一攻克短板。
提升研发能力,打造自主研发“大脑”。成立福汽集团汽车工程研究院,与中国工程院、中汽技术中心、同济同捷、台湾中华汽车等展开深度合作,共享研发资源。主导开发的新龙马启腾品牌微车和发动机产品,获得13项专利授权,国家发改委专家组评审认为,分别达到国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东南汽车研发中心建成国家级重点实验室,2012年以来已完成、正在进行中的产品改款及开发达到数十款,首个正向自主设计开发的东南V5、V6新产品导入“汽车人机智能系统”,填补了省内智能化轿车空白,获得极大成功。
作为戴姆勒集团在海外唯一的商用车研发基地,福建奔驰研发中心在2013年4月投用,填补了福建国际品牌汽车研发地产化的空白,福建奔驰如虎添翼。
近5年,福汽研发投入达8亿元,超过前15年总和的10倍。
有了“大脑”,还要有“心脏”。长期以来,发动机长期依靠省外配套,是福建汽车的短板;东南汽车因无法自产动力总成,外购发动机每台成本要高出2000多元,降低了产品竞争力。新龙马吸取这一教训,2012年底,填补空白的新龙马30万台发动机项目动工,将于今年6月投产。东南汽车发动机项目也正加快前期筹划。
四轮驱动,马年“启腾”
2013年,台湾中华汽车主动前来与东南汽车探讨,将东南汽车自主研发的V6输到台湾。福汽提出两岸合作的“四共”方针,即产品共研、市场共拓、人才共享、生产共线。
“过去是我们跟他们谈技术转让费,现在是他们来跟我们谈。这也证明中华汽车对东南汽车的技术发展水平已经高度认可,而东南汽车也将实现由技术输入向技术输出的历史性转折。”东南汽车副总王昕说。
据悉,东南汽车和台湾中华汽车将首批启动V6产品的两岸共用、V6混合动力车等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和其他车型的共同研发,共同开拓两岸市场。
自主创新,既强身健体、摆脱对外依赖,又赢得了市场话语权和主动权。东南汽车在V5、V6获得工业自主知识产权后,有望通过全球自主招商,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出口。
汽车行业产能竞争已转为产品竞争,一系列新产品的开发,将成为福汽的竞争利器。新龙马首款新车启腾M70微客将在全国上市,新型MPV、SUV产品正加紧开发;东南汽车20多种自主品牌新品正在开发,由意大利著名设计师参与打造的DX5将于2015年中期推出;福建奔驰将在高端房车、高端商务旅行车的改装方面大展拳脚。
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福汽也已超前布局,落子如飞。与河南跨省合作的东南V3菱悦换电式电动车产品及其商业模式获得成功,成为全国首款获得国家公告的底盘换电式电动车,被誉为“全国大面积推广最有前景的新能源汽车”;V6底盘换电车的新一代新能源汽车已启动联合开发;东南汽车V5增程式电动车研发进展良好;新龙马M70纯电动微车首台样车去年12月下线,可满足邮政、物流、快递等行业和城乡居民的需求;厦门金龙纯电动商务通勤车XMQ6110C今年1月成功下线。
从东南汽车“独行侠”闯天涯,到与厦门金龙“两兄弟打天下”,再到和福建奔驰“三足鼎立”,而今新龙马加入,“四轮驱动”的福汽集团正朝着“十二五”福建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的目标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