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还明确了水利建设当中的重点。《意见》指出,要突出支持水利改革发展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在继续支持水利枢纽、重点水源、重点堤防、南水北调工程、旱涝灾害防御体系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同时,加大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和农村水利建设的支持力度,优先支持农田水利建设、中小河流治理、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等水利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建设;支持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与水利建设相关的工程类车辆将受益,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车、散装水泥运输车等市场都会被拉动。”谭秀卿分析道。“除了自卸车等工程车辆,还会催生粉罐车、混凝土搅拌车的需求。”连思龙补充道。此外,农田小水利建设对农用车辆和中小型专用车也有需求。
东风随州专用汽车公司有关人士也认为,水利建设对自卸车的需求较大,油罐车、散装水泥运输车和混凝土搅拌车也有一些需求,但量不大。“农田水利会用到4×2自卸车,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则要用到大吨位的6×4自卸车。”该人士如是说。
年内难受益明年起逐渐显现
尽管专用车行业将受益水利建设,但业内普遍认为水利建设利好年内难现。首先是财政部刚刚下发文件,地方政府研究部署,上报项目和审批都需要时间;其次是经济形势持续紧张,目前总的经济政策仍以稳定物价和抑制通胀为主,短期内资金难以到位。“下半年水利建设利好不会明显显现,明年也很难说,估计‘十二五’后期水利投资力度会密集发力。”谭秀卿分析道。
与2009年不断出现的“地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随着2010年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的日益严格,土地市场逐渐进入“寒冬”,很多炙手可热的土地出现无人竞价或者竞价低于底价的现象,导致大量土地流标。2011年,随着调控效果的显现和调控政策的进一步加强,这种现象变得更加严重,土地流标、流拍已成为市场的主题词。
“土地经常流拍使得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下滑,再加上政府一直在打压房价,地方政府财政紧张,因此现阶段对于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大。”连思龙告诉记者:“且土地出让金下滑导致10%的份额也会减少。”
此外,现有运力过剩也是利好在年内难现的原因之一。“目前的基础建设工程开工量不大,用户现有的运力相对过剩。水利建设初期首先带动现有运力的投入,之后才会出现购买需求。估计到‘十二五’的后几年,市场需求才会集中显现。”连思龙说道。据介绍,中铁、中建和中国水利水电等企业都有一定的储备车辆闲置,水利建设投入要先消化这部分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