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政策推动力度很大,但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极为缓慢却是不争的事实。
有媒体对补贴试点城市的新能源汽车销售情况所做的调查显示,上海目前已上牌照电动车仅为10辆,其中可能只有2辆属私人购买。在杭州,有25人购买了纯电动汽车。
来自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最高的自主品牌车企比亚迪的官方数据,3年来,F3DM总销量仅为365辆。
除了私人消费者,在公共交通领域,出于对充电配套设施不便利等方面的担忧,虽然有高额补贴,但是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仍然不容乐观。
深圳是全国在出租车行业应用纯电动汽车数量较多的城市,但当地出租车司机普遍反映,对于出租车行业,一次充满电才能跑200多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很不实用,基本只能在市里转。
而自从杭州纯电动出租车着火事件发生之后,杭州已经暂停了全市所有纯电动出租车的试点运营。
济南公交集团计划从2009年到2012年年底,利用“十一届全运会”的契机,在公交、公务、出租、特种车辆和工程用车等领域推广使用各类节能与新能源汽车1600多辆,并完成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但济南公交集团科技设备部部长高新传对媒体坦言,随着一系列新能源车辆与基础设施的投入运营,逐渐发现了新能源客车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纯电动客车电池不稳定、使用寿命短、维修成本高等。
重庆公交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坦言,纯电动客车要等混合动力客车试运营之后,再考虑投放运营的具体时间。
全球公认政策补贴力度最大的中国,实际销量却不如其他国家,据统计,2011年第一季度美国市场共售出了7.85万辆混合动力和电动车,而日本在2009财年混合动力与电动车共销售约22万辆。
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是否达到预期效果,业内专家大多持肯定态度。
甄子健认为,不要看量达到多少,部委对这个政策的实施效果是满意的,起码目的已经达到了。
“不可能像‘家电下乡’一样,因为那是一个成熟产品,马上出台一个鼓励政策,这个成熟产品就可以在一定时间内销量上一个台阶。”甄子健认为,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平地起的产品,在优惠政策的导引下,企业就可以做产品的投资、技术准备,慢慢就会沿着上升的曲线前进,不要希望今天出一个政策,明天马上就上量,要看到这个政策在市场背后、产业背后的效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节能新能源补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什么要补贴,因为不补贴新能源产业发展不了。销量不够大,正说明推广新能源汽车是有难度的,才需要政府补贴。”
董扬认为,对新能源汽车不能单纯按量来要求,补贴目的是试点,通过补贴形成一定的市场,摸索批量生产、减少成本、使用维护的经验,并不是数量越大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