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日期:2011-03-01  来源:中国建设银行授信管理部    点击:
    产业规模大,但缺乏规模效应

    汽车工程学会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零部件产业产值已经超过1.2万亿,产业规模大,但目前从事该行业的企业有2万多家,平均每家企业产值仅为0.6亿元左右,资金不足、生产规模小、实力弱,缺乏规模效应。以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龙头博世为例,2010年销售收入近500亿美元,而我国最大的零部件企业万向集团销售收入仅为33亿美元。核心部件研发能力弱,本土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及资源消耗型产品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廉价劳动力成本及资源成本,不掌握高端产品技术且缺乏研发能力。2009年汽车工程学会对零部件行业的调查显示,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研发投入目前只占销售收入的1.4%,远低于跨国公司5%的平均水平。
  核心零部件研发能力弱是阻碍该行业发展的软肋,目前自动变速箱、ABS、安全气囊等产品仍然是国内空白,在全球汽车产业的垂直化分工体系中处于价值链低端,少数高技术含量产品虽然具备了一定的研发能力,但是质量稳定性无法保证,仍无法进行商业应用。
  国产零部件主要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外资控制了汽车零部件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产零部件销售收入仅占全行业的20%—25%,拥有外资背景的汽车零部件厂商占整个行业的75%以上,在这些外资供应商中,独资企业占55%,中外合资企业占45%,本土零部件主要应用于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低。在汽车电子和发动机零部件等高科技含量领域,外资市场份额高达90%,其中,汽车的电喷系统、发动机管理系统、ABS和安全气囊、自动变速器等核心零部件的产量中,外资企业所占比例分别是100%、100%和91%、69%。
  国际贸易形势日趋严峻
  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汽车零部件开始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品在海外尽管物美价廉,但是由于核心竞争力缺失,产品替代性强,因此屡屡被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方式拒之门外,从紧固件到汽车轮胎、轮毂等,中国汽车零部件出口遭遇的贸易摩擦从未间断过。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4556.39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