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各界倍感意外的是,今年的淘汰工作比作为“十一五”收官的2010年还提前4个月,且在全国“两会”召开和政府工作报告发布之前。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宏观经济研究处处长王军表示,这一文件的出台显示了中央对于淘汰落后产能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决心。“可以看出,对于现在中国的发展阶段和现状而言,调整结构要远比经济增长的需求更为迫切。”王军认为:“从这一文件释放出的信号可以看出,今年以至于未来几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将是中央工作的重中之重。”
“控制手段应该更加市场化”
2010年,面对着“十一五”减排目标相差5%以上,一季度高能耗产业不降反升的状况,国务院于2010年5月召开会议,提出“铁腕”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并具体明确了钢铁、水泥、电解铝、造纸等18个行业的淘汰目标。2010年6月,国家发改委、电监会、银监会分别出台措施限制能源及贷款供应。一系列限电、限贷、限项目等节能减排“风暴”使得20%的目标最终实现。而这一次,18部委在一开始就加足了砝码,将去年陆续出台的限制政策直接写入了《方案》。
关于“十二五”期间是否应设置限制性指标,学界仍在争论。有学者认为,控制手段应该更加市场化,政府从中引导,而不应该采取行政干预的方式。王军认为,该文件显示出,未来淘汰落后产能仍可能采取限制性指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