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钢铁重组指导意见即将出台

日期:2010-02-09  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
2010年2月5日召开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理事会议公布一组数据:2009年中国钢铁行业前五强占全国钢产量的比重只有29.1%。排名前五的钢铁巨头河北钢铁(000709,股吧)、宝钢、武钢、鞍本、沙钢等五大集团合计产钢1.65亿吨,仅占同期全国钢产量的29%。

    上半年或二次加息首次或在4月钢铁重组:鼓励发展3至5家大钢企华夏等多家银行理财产品曝负收益三亚一晚堪比马尔代夫六日游(图)央视封杀中国足球春晚惨发血案重庆女交警拟配兰博基尼跑车(图)钢铁业前五强的集中度仅提高0.5个百分点,前十强的集中度也只提高0.9个百分点,离国务院《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的“到2011年达到45%”的目标仍然相去甚远。2009年国内钢铁行业的利润水平大约在10美元/吨,国内钢铁市场已经供大于求。集中度低、产能过剩等成为钢材价格回升、行业盈利水平提高的主要障碍。

    从全球来看,美国4家钢厂的产量占全国的61%,日本4家钢厂的产量占全国的75%,而中国前5名的钢铁企业2009年的产量只占全国的31%。

    这次工信部出台加快钢铁行业重组指导意见,主要目的就是要改变目前该行业集中度低,同时落后产能很大的怪圈。改变中国钢铁产业的结构,增强钢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中钢协:产量增加一成利润降超三成

    本报讯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010年理事(扩大)会议上,中钢协会长邓崎琳指出,去年铁矿石超需求进口,增加了铁矿石价格和运费上涨的压力。他表示,今年将加强进口铁矿石行业自律工作,改进并加强铁矿石谈判工作。这也是中钢协今年8项重点工作之一。

    会员企业利润下降33.64%

    在国家4万亿元投资政策的带动下,中国钢铁业在全球各大经济体中率先走出低迷,去年5月生产即全面复苏。中钢协统计的68家大中型钢企在连续亏损7个月后,也在当月扭亏为盈。根据中钢协公布的数据,去年全年全国粗钢产量达56784.24万吨,比上年增长13.5%。68家大中型钢企全年实现售收入22441.4亿元,实现利润553.88亿元,其中投资收益131.02亿元。

    尽管扭亏成功,但由于供大于求,造成市场价格低迷,钢企实际上处于增产减收的状态。中钢协表示,2009年其会员企业钢产量比上年增长11.27%,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却下降10.14%,实现利润下降33.64%。

出口下降加剧国内压力

    在国内钢铁产能不断飙升的同时,去年钢材出口呈现明显下滑趋势。据悉,去年进出口相抵后,折合粗钢净出口286.71万吨,比2008年的4763.16万吨减少4476.45万吨,下降94%。这部分粗钢由出口转向国内市场,进一步加剧了国内市场供大于求的压力。

    同时,其他国家和地区钢铁产能正逐渐恢复。日本去年12月份钢的日产水平已相当于年产1.05亿吨比2009年回升1786万吨。而韩国去年12月份平均日产已相当于年产5143万吨水平,“预计2010年韩国钢产量将恢复到金融危机前并有所提高。”中钢协名誉会长吴溪淳表示,日本和韩国在2010年向中国进一步扩大钢材出口的可能性增加。

    此外,由于去年国内钢铁生产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和政策支持,国内钢企在今年还必须面对投资增长可持续性的考验。中钢协表示,国内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幅度和新开工项目增长幅度将低于2009年。加上今年国家更加强调结构调整、资源节约的政策,将进一步降低钢材消费的强度。 

    关注“铁矿石谈判”建议政府处罚炒作铁矿石企业

    据记者了解,今年由宝钢重新代表国内钢铁工业主导铁矿石谈判,而中钢协和五矿商会则退居幕后。

    中钢协数据显示,去年国产铁矿石增长增速同比大幅下降,进口铁矿石超常增长,加大了进口铁矿和海运费价格上涨压力。按照去年国内钢铁产能,需增加进口矿石9500万吨,但实际全年进口矿石62778万吨,比上年增加41.5%。

    对此,中钢协表示,今年将改进并加强铁矿石谈判工作,将进一步规范铁矿石进口流通市场秩序,积极推进实行进口铁矿石代理制。加强对进口铁矿石质量、数量、价格、流向登记备案管理,严格行业自律。

    邓崎琳表示,对严重扰乱铁矿石进口流通市场秩序,炒作进口铁矿石,从中牟取暴利的企业,建议政府给予处罚。同时,积极促进企业以各种方式建立稳定的海外铁矿石供应基地;促进政府出台扶持国内铁矿企业有关政策,支持钢铁企业扩大对国内铁矿资源的控制力。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57511.046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