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装备制造业受金融危机影响发展趋缓,由于具有生产周期相对较长的特点,其滞后效应的影响更应引起重视。
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不断加大,许多企业已感受到阵阵寒意。作为国家基础性支柱产业,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寒冬”要持续多久,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有多大,引起业界的广泛关注。
“寒冬”或将来临?
各种迹象表明,由于各个行业的特点不同,其受影响的深度、波及的时间也将有所不同。电力装备制造业由于与电源项目的审批、立项、设计、招标、制造等诸多环节相互联系,因而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从目前行业现状分析,对其的影响尚未完全显现。
据统计,2009年电气行业三大主机厂和电站辅机企业手中的订货还算“丰厚”。尽管企业在手合同额因项目缓建、停建有些缩水,甚至有些企业缩水达30%以上。但从行业整体看,平稳渡过2009年问题不大。
资料表明,从2009年开始,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空间将逐步缩小,特别是火电设备制造预计大幅缩水,企业订单量将明显减少。这种行业特有的滞后效应将直接传导给2010年及以后,并将影响到未来几年企业的排产计划。届时,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寒冬”或许真的降临。
时间持续多久?
电力装备制造业受“寒冬”的影响究竟有多长、多大,目前仍是未知数。业界认为,从2010年开始,以至未来两三年,可能是该行业最困难的时期。
“寒冬”要持续多久,取决于多种因素。一是取决于电源建设的市场需求。电力装备制造业直接向发电企业提供装备,若上游企业需求不旺,必然传导给下游企业。目前,由于国内经济发展趋缓,电量需求减少,加上国内发电装机容量依然保持较快增长,导致发电设备利用率普遍持续下滑。
资料显示,从2005年开始,我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2005年为5425小时,同比下降30小时;2006年为5200小时,同比下降225小时;2007年又比上年下降178小时。据最新统计,2008年为4677小时,同比下降337小时。其中: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为4911小时,同比下降427小时,是历年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根据权威预测,如果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逐年下降,电源建设就不可能有大的作为。分析人士认为,目前火电机组发电利用小时持续下降,实际上是大量固定资产闲置,发挥不了效益。因而未来新上电源项目会越来越少。
二是取决于发电量、用电量的多少。发电量、用电量的多少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经济发展回缓必然加大对用电量的需求。据了解,在2009年煤炭订货会期间,五大发电公司都没有签订电煤供货合同。一位企业负责人曾表示,“反正现在的电也卖不出去!”
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08年,全国发电量为343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8%。全社会用电量为342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23%。2002年至2007年,年发电量以两位数增长,分别为11.48%、15.17%、15.18%、13.82%、14.11%和14.55%。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是,2008年发电量比2007年下降了9.37%,降幅之大,令人担忧。
可以说,该领域产业链的拉动效应十分明显。如果发电量增长回升,意味着经济的复苏,也将加大用电的需求,从而带动电源建设。有些统计数字可以造假、掺水,惟有发电量和用电量的统计数字是不能造假和掺水的。其统计公式是,实际用电量加上线损等于发电量。
三是取决于电力产业政策的调整。电力装备制造企业在关注金融危机带来影响的同时,还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的走向,关注电力产业政策的调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政策的导向,关注这一变化,就是关注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环境。
近年来,我国电源建设呈高速增长,2002年装机容量为35667万千瓦,2007年装机容量达到71822万千瓦,5年间装机容量翻了一番。2003年至2007年,电力装机增速分别为9.77%、13.02%、16.91%、20.60%和15.15%。2008年装机容量达到79253万千瓦,增速为10.34%。电力装机的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多年高于GDP增速。可以说,电力的增长已经略高于市场需求的增长。
值得关注的是,近几年局部性、阶段性的电力紧缺无疑被夸大了,许多地区都说电力紧张,要上电力项目,目前,很多电厂建设项目有待核准。但突出的问题是,火电的比重越来越高,电力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
新能源显商机
不难看出,未来电力政策肯定是要进行调整,而实施调整给企业的影响不可小觑。
电力产业结构究竟怎样调整?
根据有关规划,火电比重将是调整的重点。2002年至2007年,火电装机容量占总容量的比重分别为:74.5%、74%、74.5%、75.7%、77.6%和77.4%。依据我国资源利用原则,调整火电比重将首当其冲。
新能源开发将是一花独秀。国家发改委2007年发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称,预计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任务,将需总投资约2万亿元。2010年使可再生能源的消费量达到能源消费总量的10%左右,到2020年达到15%左右。
与此同时,推进新能源项目建设,带来诸多新的市场需求。
风电开发加快步伐。目前,风电装机规模已超过了核电。未来十多年在甘肃、内蒙古、河北、江苏等地将形成几个上千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实现2020年风电装机规模达1亿千瓦左右。
太阳能发电容量增加。2009年,将开工建设国内最大的并网太阳能电站西北柴达木盆地太阳能电站,首期投资约人民币10亿元,建设规模为30兆瓦,规划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
核电项目有望开工。发展核电是我国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方向,今后若干年应大力发展核电。目前,国家已经核准福建福清、浙江方家山、广东阳江三个核电站项目。初步估算,仅三个核电站10台百万千瓦级机组需投资1200亿元。
随着输变电项目的不断建设投运,输变电制造企业将继续处于景气周期。资料显示,2009年南方电网将投入900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比原计划多出300亿元。而国家电网公司已完成扩大内需项目设备采购合同71.1亿元,其总投资额度远远大于南方电网。
专家认为,电力装备制造业在困难时期仍要坚持“走出去”战略,尤其是进军新兴国家及亚洲地区。据统计,越南准备投资40亿美元发展电力,尼泊尔也开出优惠条件吸引电力投资。事实上,近几年我国电力装备产品在国际市场表现不俗。在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地区电力项目中屡屡中标,表明中国电力装备的性价比已经具有相当高的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资本。
在危机中寻找机会,坚定信心、开拓发展,将是电力装备制造企业的正确选择。
相关链接
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在政策层面,国家各有关部委出台扶持政策可谓不遗余力。
在税收政策方面,从2009年1月起,风力发电设备关键件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设备及零部件继续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税率。
在财政政策方面,财政部发布的《风力发电设备产业化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将对风力发电设备制造商给予直接的现金补贴。显然,在强有力产业政策的扶持下,新能源发展的春天已经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