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灾后重建规划出台了,但是51亿资金压力成为东方电气最严峻的考验。
2月11日,东方电气公告,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汉旺生产基地灾后异地重建的议案。该公告称,新东汽基地征地面积1733779平方米,总投资50.97亿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投资45.59亿元,铺底流动资金53820万元。
根据重建方案,东方电气选址在四川德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八角镇建设占地2601亩的新东汽生产基地,整个项目建设周期预计两年半。目前新东汽基地的钢结构立柱已经开始动工建设。
东方电气总裁温枢刚表示,“虽然项目周期预计两年半,但公司正千方百计用更短的时间、更快的速度建好新东汽基地。”
按照规划,新东汽基地将采取“分步骤”投产的做法,争取在今年底建成投产其中的一部分项目。问题的关键在于,后续资金从哪里来?
在上述急迫形势下,如何筹集51亿元资金成为心头之痛。据东方电气总裁温枢刚介绍,该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银行贴息贷款、股权融资、企业自筹等方式。
关于东方电气的资金压力,多家券商机构做过详细分析。该公司当前所需资金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地震直接损失;其二,灾后重建需要多少资金;其三,上市公司发展需要多少资金。
目前公告的数据表明,地震给东方电气造成的直接资产损失约17亿元;另一方面,预计2008年度净利润比2007年净利润(20亿元)下降50%以上。这意味着公司2008年净利润差不多10亿元。
但是,东方电气董事会有关人士称,“上市公司不存在太大的资金缺口,并且,可能通过自有资金、银行信贷和定向增发结合的方式来解决资金问题。”
最早在2008年5月16日,东方电气股东大会通过了公开增发不超过6500万股A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9.6亿元,用于集团风电和核电项目的融资方案。
由于遭遇金融风暴,2008年11月底上述增发方案虽然得以实行,但最终仅融资13亿元,大大低于融资预期。
遭遇地震重创之后,央企加大与东方电气集团签订发电设备采购大单:华能华电签订50亿元采购合同、中国核工业集团签署50亿核电设备合同、国电集团签署订单高达82亿元。
对此,兴业证券分析员邵宇开表示,“如果只是订单的话,现在看没有什么意义。如果有预付款的话,资金规模是相当大的,预付款更能解东方电气的燃眉之急。”
据记者了解,由于目前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手中的订单很满,预付款比例通常占总额的30%。显然,上述订单带来的预付款可以弥补很大一部分灾后重建的资金缺口。
目前的统计表明,东方电气在手订单1200亿元,尚未出现下游发电企业用户撤单的情况。这表明,该公司在2009-2010年的生产基本可以得到满足。
面对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捉襟见肘的资金链时刻在考验东方电气管理层的经营能力。综合上述情况,即使把各类资金来源加起来,离51亿元的重建资金需求相差仍然很远。
由于东方电气集团一直在筹划整体上市,那么东方电气是否因为资金不足而发起新一轮再融资?截至记者发稿,该公司董事会有关人士一直未回复记者的提问,具体情况还有待进一步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