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十四五”产业发展向何处发力

日期:2021-05-18  来源:互联网    点击:
       产业是一国经济发展的根基和核心所在。在新发展阶段,面对新形势、新技术革命,作为一个拥有超过14亿人口的大国,产业发展应该抓什么、到底该向何处发力,关系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效,也关系着中国整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

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作出了明确的指向,既对传统的产业基础——制造业发展提出了要求,强调“提升制造业根植性”,也对抢占产业发展先机作出了重要部署,要求“前瞻谋划未来产业”。要看到的是,无论是“制造业根植性”,还是“未来产业”,都是我国首次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系统提出,体现了中央对“十四五”时期产业发展的科学判断和战略布局。那么,如何理解其中的重要内涵、如何把握其背后的战略价值、如何系统谋划有序推进?

 立足现实基础:  增强制造业根植性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根本,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十四五”时期,增强制造业根植性,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其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来源多元,需要多方发力。

理解丰富内涵

理解制造业根植性,首先要从当前全球产业分工趋势来把握。在高度分工的全球生产网络中,企业根据生产所需要素投入和各国资源禀赋特点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优区位。当一国要素禀赋发生改变从而与产业所需要素投入不匹配时,该产业就会从一个国家向外转移。如果原有的产业转移出去而接续替代产业没有培育壮大起来,就会造成该国“产业空心化”。近年来,发达国家大力推动制造业回流,发展中国家发挥低成本优势大力承接产业转移,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外转移的压力加大。一些国家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盛行,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对全球供应链安全造成严重冲击,凸显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的重要性,推动制造业的本土化趋势。要看到,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需要增强制造业根植性,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保持经济循环的畅通和制造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所谓根植性,与植物的生长过程具有相似性。植物通过根系获得水和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根系越发达的植物,生长得越茁壮,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也越强。一些植物还具有根部分蘖的特征,从根部长出不定芽,伸出地面而形成新的植株,使种群发展壮大。与植物生长类似,产业也嵌入在一国经济、社会体系之中,通过汲取各种生产要素实现发展。产业根植性取决于产业与一个国家经济、社会中各种要素之间以及构成产业的企业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表现为产业抵御内外部环境变化而持续发展的能力。如同根植性强的植物能够适应恶劣的环境一样,根植性越强的产业越能抵御内外部环境变化,具有越强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

把握重大意义

提升制造业根植性在当下是具有重大实践意义和价值的。这不仅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资源禀赋条件变化的要求,也是形成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的需要,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增强根植性有利于制造业抵御各种风险。从全球范围来看,我们所处的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技术颠覆性变革、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重大疫情冲击、国家间关系的变化等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制造业供应链中断、生产能力向国外转移。而国内不断上涨的生产成本、紧张的土地空间等,也加大了制造业向外转移的压力。这些内外部因素变化都可能使我国制造业发展受到影响,短期表现为国际竞争力下降、产出减少,长期则会造成生产能力衰退和产业萎缩。

增强根植性有利于保障国家安全。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制造业的根植性是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的基础支撑。保障产业安全,要求制造业不会因为外部冲击发生供应链中断或由于过快向外转移形成产业空心化,强大的制造业根植性能够实现各种条件下的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运转。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要求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物资得到充足和及时的供应,强大的制造业根植性能够实现各种情况下日常生活物资和应急物资的生产和供应。

增强根植性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离不开国内大循环的支撑。只有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根植性,才能够保障国内供应链的稳定和产业循环的畅通;只有制造业具有强大的根植性,才能应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防范全球供应链中断,实现产业链的平稳运转;只有具有强大的根植性,才能保证制造业的繁荣,从而形成巨大的国内产业需求并带动消费需求,形成对全球资本的巨大市场吸引力,以超大规模国内市场需求带动国际大循环。

找准五大来源

在把握制造业根植性重要价值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分析的是,制造业根植性到底来源于何处?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总的来看,产业的根植性依托于产业所处国家的要素禀赋条件与产业生态,也受到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

其一,高素质的人才是根植性的基础。在现代经济中,土地、自然资源、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的作用相对下降,知识、技术、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的作用显著增强。而知识、技术、管理等高级生产要素是内化在高素质人才之中的。人是生产力中最具能动性的因素,经济发展归根结底要靠人才,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持续增长动力以高素质的产业人才为基础。产业人才包括推动产业技术创新的科学家、工程师,拥有专业技能的技术工人,具有企业家才能、熟悉市场和用户的经营者、管理者等。相对于商品、资本或技术,人才的跨国流动受到更大的限制,因此拥有高素质产业人才的国家,其产业发展更加不容易受到外部竞争的影响。

其二,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是根植性的源泉。建立在自然资源、初级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之上的产业,很容易由于本国自然资源的枯竭、生产成本的提高或国外更低成本生产者的出现而丧失国际竞争力,从而陷入衰退或向国外转移。而建立在创新能力之上的产业不但有更大利润空间可以消化成本的上涨,而且由于知识、技术积累和能力形成的长期性,更难以被竞争者模仿和替代。此外,产业是不断演进、动态变化的,技术突破会引发产业供给侧的变化,市场需求变化也需要通过创新创造新供给。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与产业的要素投入需求不匹配时,强大的创新能力能够推动产业的持续升级和接续替代产业的孕育壮大,从而使制造业作为一个整体保持活力。

其三,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是根植性的依托。虽然在高度深化的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下,每一个国家都不可能也没必要生产所有的产品,但是保持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在一个国家的扎根,不仅取决于该国的资源禀赋,而且受到上下游产业所构成的产业生态的影响。齐全的工业门类、完整的产业链条、完善的配套体系与深度的分工协作是我国制造业独特优势的来源。中国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得益于在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和完善的产业生态支撑下的大规模产业化以及持续降低成本和技术迭代升级的能力。这些意味着上下游企业间形成紧密的分工合作关系,许多上游的配套投入品可以就近采购,从而降低供应链的成本、提高供应链的时效。其他国家如果要建立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就需要形成比较完善的产业生态,而复制完善的产业生态投入高、周期长、难度大,因此拥有完善产业生态国家的产业根植性就强。

其四,国内需求和市场是根植性的土壤。国民经济循环是包括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环环相扣的连续过程,生产是起点、消费是终点。与国际需求相比,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随经济周期的波动性更低,而且国内企业更熟悉本国市场需求,供应本国市场的成本也更低。大国经济的发展大多主要依靠内需。扎根国内市场、立足满足国内需求的产业底座更稳、根基更牢。未来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将持续扩大,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将进一步带动消费升级,为我国制造业发展提供超大规模且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支撑。

其五,数据要素和数字化能力是根植性的增强剂。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扩散,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不断深化,数据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生产技术一起,在制造业优化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创造新附加价值、改善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不但能够通过提高制造业生产效率进一步增强制造业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能够通过对数据、软件化封装知识和技能的掌控,加强对全球价值链的控制力,从而也能够增强产业的根植性。

坚持多方发力

着眼制造业根植性的几大来源,增强制造业的根植性需要坚持多方发力。

第一,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的根植性,需要高度重视制造业的发展,避免将制造业比重下降等同于经济结构优化,而是要从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保持制造业占GDP比重相对稳定,培育一批技术先进、规模领先、分工深化的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一批依托国内产业生态,创新能力强、附加价值高的行业领军企业和“隐形冠军”企业。

第二,改善制造业发展环境。保障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土地空间,支持探索新型产业用地方式,促进工业用地提容增效。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和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的运用,通过金融创新、供应链金融、区块链等技术使用,切实解决制造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第三,培养高素质制造业人才。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提高附加价值和利润水平,增强对年轻劳动力的吸引力。扩大制造业紧缺专业招生规模,深入推动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行“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支持制造企业开展在职培训,建立一支适应先进制造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第四,加大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加大制造业相关基础研究、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以及检验检测等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的财政投入,鼓励制造企业通过“揭榜挂帅”等方式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对制造企业的研发投入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给予更大幅度的税收优惠,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环境,鼓励制造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第五,保持制造业产业链相对完整。进一步完善中西部地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鼓励探索共建园区、飞地经济等利益共享模式,促进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组装等劳动密集型环节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支持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采用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和装备,通过生产率提高抵消劳动力等要素成本上涨对国际竞争力的影响。

第六,加强制造业产业链能力建设。通过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加强对供应链各环节数据的掌控;通过工业互联网发展和工业APP开发,实现工业技术、经验、知识和最佳实践的模型化、软件化、再封装。鼓励制造企业在向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转移产能的同时,在国内保留适当产能用于满足我国国内需求和中高端产品制造,建立“母工厂”作为新工艺开发验证和对全球工厂提供技术支援的基地,从而为增强我国制造业根植性提供重要支撑。

着眼发展趋势:决胜未来产业

图片1

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同与不同

中央提出,“十四五”时期,要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那么,到底什么是未来产业?未来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何异同?这些都是亟需回答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与现有大多数产业都是从提供产品或服务类别角度划分所不同的是,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从时间维度和重要性的角度来划分的产业。其中,未来产业是指由重大科技创新推动、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引领作用,当前处于萌芽期或产业化初期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两者共同之处在于,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由重大技术突破或重要社会需求带动产生的新兴产业;所不同的是,未来产业的技术突破更为前沿,产业发展更处于早期萌芽阶段,产业成长的不确定性更大。

分析来看,未来产业的主要特点有:

一是前沿技术驱动。技术驱动和创新驱动是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本质特征,但支撑未来产业的核心技术属于突破性和颠覆性的前沿技术,通常处于加速突破及爆发增长的前夜,能够满足人类的根本需求或潜在的尚未被满足的需求,其技术性能更强、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或体验更好。

二是培育周期较长。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有一定体量规模且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对应技术进步S形曲线的第二阶段和产业生命周期的成长阶段。而未来产业主要处于技术进步S形曲线的第一阶段和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创孕育期,从发现、培育到产业化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需要经过技术发展周期理论所说的多个阶段,一般需要5年至10年的时间,有的甚至超过20年,需要久久为功。

三是不确定性。未来产业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高风险性,许多技术在发展期就会消亡,一些技术方向和技术路线经过实践检验有可能会被证明是不适合发展的。因此,未来产业的发展路径往往需要通过创新试错,推动企业家、科学家、风险投资家开展合作,以创业带动多元化投入,加强风险的动态识别与化解。

四是跨界融合。未来产业具有多领域交叉的特点,发展过程中容易产生新理论、新载体、新空间、新模式和新业态。技术之间、产业领域之间的深度渗透将催生“N+X”新业态,大数据、生物、材料、智能技术与生产、消费、能源等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有望催生一批未来产业新领域、新业态。

五是先发锁定。未来产业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规模体量和经济增长作用上,更为重要的是,未来产业的发展事关一国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的争夺。未来产业的先进入者具有显著的“先行者优势”,能够构筑包括专利、知识产权、产品标准和涵盖上下游产业链的完整生态,后进入者追赶超越的难度极其巨大。因此,未来产业的发展宜及早谋划,前瞻部署。

布局未来产业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客观需要

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既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客观需要,也是培育新兴接续产业、抢占全球科技产业竞争制高点的必然选择。

这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从我国国情出发,中央作出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决策,加快推动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经济和就业带动效应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加快培育新兴支柱产业。当前,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在此背景下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主要是为了适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主要目的是适应部分领域技术进入并跑、领跑阶段要求,探索“无人区”技术突破,增强制造业根植性,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安全可控。

这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接续力量的需要。经过十多年的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由小到大、从弱到强,涌现出一大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质企业和竞争优势强、配套环境好、带动作用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对于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等具有重要意义,取得了显著成效。展望“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在部分产业体量规模不断壮大、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主导和支柱产业之后,迫切需要加快培育未来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接续产业,从而更好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这是积极抢占全球未来产业前沿主阵地的需要。历史经验证明,占领科技创新前沿,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是形成国家竞争优势的关键。当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布局下一个10年乃至20年、30年可能迸发的未来产业。欧盟发布了《加强面向未来欧盟产业战略价值链报告》,计划提高自动驾驶汽车、氢技术及其系统、智能健康、工业互联网、低碳产业和网络安全六大未来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领导力。美国发布《关于加强美国未来产业领导地位的建议》等政策报告,提出成立未来产业研究所,意图确立在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科学、先进制造、生物技术、先进通信网络等领域的领导地位。这些也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必争方向。

系统谋划统筹发展未来产业

未来产业代表着前沿科技和重大技术变革创新方向,最具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是引领未来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革命性力量,是赢得未来发展先机、抢占世界科技竞争制高点和实现“换道超车”的关键。应加快前瞻部署,在前沿技术孵化、多元化投入、早期市场培育和产业生态营造等多层面构建新的政策支持体系,从不确定性中寻找和预测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以洞察先机、迎接变革、主导未来,促进未来产业发展突破“需求引导新技术”的局限,开启“技术催生新需求”的双向通道,推动未来产业成为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量。

推动颠覆性技术加快突破。一方面,加强技术预见,前瞻研判未来产业重点领域与发展方向,依据技术和产业成熟度明确政府和市场在推动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方面的分工。另一方面,布局一批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面向国家战略需要,探索建立独特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国家实验室、高校、科研院所、优秀企业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组建国家未来产业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加强前沿技术多路径探索、交叉融合和颠覆性技术源头供给,打造未来产业策源地。

构建多元投入机制。探索设立面向未来产业发展的研究基金和研发计划,建设未来产业“加速器”,鼓励科研人员自由探索产出原创性、颠覆性成果。适应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和成长规律,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未来产业相关领域。研究出台针对未来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努力营造敢投、愿投的良好氛围。发挥国有资本的重要作用,通过搭建双创平台和孵化机构为中小微企业前沿领域的创新试错提供场景、数据和资金等支持。

促进应用场景创新与迭代示范。紧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和现实基础,聚焦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依托科技和产业发展基础,布局建设一批国家未来产业先导示范区。实施未来产业跨界融合示范工程,强化应用场景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为前沿技术转化提供早期市场并加快产业化应用迭代。

营造良好产业生态。完善未来产业发展的相关体制机制,率先培育形成一批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支持中小微企业和初创企业发展。可考虑举办全球未来论坛,设立未来研究大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营造未来技术研究氛围。加大未来产业发展所需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完善高校培养计划,缩短学科目录修订周期,建立适应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特殊紧缺需求的学科动态调整机制,引导高校针对未来产业增设以细分领域为研究方向的院系或专业。健全完善适应技术更迭和产业变革要求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响应机制。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3321.421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