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要拓宽制造业“走出去”的融资渠道,完善对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政策。这为装备制造业“走出去”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亟需“走出去”寻找市场
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底,全国火电装机设备平均利用小时4165小时,同比降低199小时,是196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电力供需日益宽松,削减过剩产能已被提上议程。今年初,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十一个省市的煤电控产能方案,共涉及85个煤电项目需停建或者缓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提出要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这对火电装备企业而言并不轻松。
“目前国内已经不允许新建火电项目,火电装备企业缺乏市场空间,难以消化现有的制造能力。同时,企业缺乏利润增长点,如何向前发展成为问题。这也是装备制造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说。
2016年末,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究院与社科文献联合发布的《装备制造业蓝皮书: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报告(2016)》指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形势严峻。数据显示,2015年装备制造业主要行业生产者,包括采矿、冶金、汽车制造,电机制造、电线电缆光缆及电工器材制造等出厂价格指数均出现明显回落;2015年装备制造业产成品存货9891.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而行业总资产利润率较上年仅增长0.07个百分点,这表明产能过剩问题已给生产者价格和利润率带来下行压力。
林伯强表示:“国内市场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走出去’寻找市场是能源装备行业现阶段唯一选择。‘一带一路’正是一个良好契机,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基础设施建设能力较强,这恰恰是沿线国家所欠缺的。装备企业‘走出去’不仅可以拓展市场空间,还可以带动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
据了解,除了新加坡外,大部分中亚地区和东盟国家的工业化程度均不是很高,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落后,这些国家未来对铁路、管线、机场、港口、核电、电信等能源设备和基础设备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需求约1.12万亿美元,装备企业“走出去”将大有作为。
金融支持提升企业融资能力
多位业内人士曾表示,融资贵成为装备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一道坎。据了解,中国装备走出去大部分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具有投资金额大、回收周期长的特点,而出口市场又多位于发展中国家及欠发达地区,面对如此大金额的装备采购,发展中国家很难“一掷千金”。这种情况下,向买方提供金融解决方案尤为重要,能够提高中国出口装备的性价比,决定着竞争优势和谈判的话语权。
但是融资贵却让中国装备企业难以掌握这一话语权。上海电气集团副总裁董鑑华曾公开表示,在走出去过程中上海电气面临融资成本高的瓶颈。同样的设备,企业制造成本是日本和韩国企业的80%,但是融资成本却是他们的一倍。
这与融资渠道单一不无关系,据了解,我国装备企业“走出去”多以自有资金和国有银行贷款为主,渠道单一,资金成本较高。
为拓宽制造业“走出去”的融资渠道,《意见》指出,要为制造业企业在境外开展业务活动提供多元化和个性化的金融服务。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等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外汇资金池、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持制造业企业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下进行跨境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制造业企业利用境外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
同时,《意见》提出,要完善对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支持政策。推动设立人民币海外合作基金,为制造业企业“走出去”项目提供成本适当的人民币贷款或投资。发挥好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的风险保障作用,实现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融资应保尽保。
日益完善的金融政策,助力我国装备制造业不仅能“走出去”,还能“走得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