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 财政部关于推进工业文化发展的指导意见
工信部联产业〔2016〕446号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工业文化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而形成的、渗透到工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对推动工业由大变强具有基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影响。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工业文化加快发展,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工业文化发展的战略意义
我国在推进工业化的探索实践中,孕育了大庆、“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等工业文化典型,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爱国敬业等中国特色的工业精神,涌现了一大批彰显工业文化力量的优秀企业,也留下了一大批承载工业文化的物质财富,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但工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这与工业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密切相关,集中表现为创新不足、专注不深、诚信不够、实业精神弱化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
工业文化在工业化进程中衍生、积淀和升华,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模式、社会行为及价值取向,是工业进步最直接、最根本的思想源泉,是制造强国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打造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在着力推进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的关键时期,既需要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大力发展工业文化,是提升中国工业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是塑造中国工业新形象的战略选择,是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有力支撑。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主线,大力弘扬中国工业精神,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不断壮大工业文化产业,培育有中国特色的工业文化,提升国家工业形象和全民工业文化素养,推动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
(二)基本原则
坚持传承创新。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广泛借鉴世界工业文化精髓,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推动新时期我国工业文化的全面发展。
坚持融合提升。发挥硬实力的载体作用,推动软实力的延伸与拓展,促进其相互渗透与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综合优势与最佳效能。
坚持协同推进。凝聚发展工业文化的社会共识,整合工业文化各类资源,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培育和发展工业文化产业,建设各类主体共同参与工业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重点突破。聚焦突出问题,重点抓好工业设计、工业遗产、工业旅游、企业征信以及质量品牌、企业文化建设等领域工作,形成竞争新优势。
(三)主要目标
传承和培育中国特色工业精神,树立工业发展新理念,提高全民工业文化素养,打造经济增长新动能。通过5-10年时间,涌现一批体现时代精神的大国工匠和优秀企业;工业产品的文化元素充分展现,工业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中国制造的品质内涵和美誉度显著提升。
三、主要任务
(一)发扬中国工业精神
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一批尊崇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引导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奖励机制,树立“大国工匠”标杆,发挥模范带动作用,使工匠精神成为生产者的行为准则和消费者的价值取向。引导企业“十年磨一剑”,长期专注于产品的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将工匠精神融入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
践行创新精神。提高工业企业创新意识,鼓励企业通过“众创”等新型方式激发创新活力,建设一批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把创新的理念融入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大赛、成果展示、技术沙龙等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树立一批创新典型,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激情和活力。
倡导诚信精神。传承“言必信、行必果”的诚信精神,推进工业诚信体系建设,推动部门间企业信息共享,发展工业征信服务,适时发布失信企业名单,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环境,让诚信担当成为自觉行动。
培育企业家精神。倡导实业兴国的发展理念,树立开放、合作、共赢的博大胸怀,强化创业兴业的价值导向。通过创业训练营、行业领军人才培训等活动,培育一批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把握时代脉搏、具有全球视野的企业家队伍。
(二)夯实工业文化发展基础
强化工业文化理论支撑。鼓励开展工业文化基础研究,形成工业文化理论体系。开展工业文化对工业软实力提升和制造强国建设支撑作用的研究。探索建立工业文化发展指数,对我国工业文化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评估。
统筹利用各类工业文化资源。开展工业文化资源调查,梳理和挖掘工业遗产、工业旅游、工艺美术、工业精神及专业人才等资源,建立工业文化资源库。加强各类资源的统筹协调,推动资源的保护和开放共享,创新使用模式。
健全政策标准体系。组织开展相关政策研究,推动形成支持工业文化发展的产业、财税、人才等政策体系。发挥行业组织和企业的积极作用,完善基础制度和标准体系,建立科学的工业遗产等级评估标准。
(三)发展工业文化产业
推动工业设计创新发展。强化创新设计引领,推动工业设计从产品设计向高端综合设计服务转变。鼓励企业工业设计中心与设计机构协同发展,壮大工业设计产业。建设开放共享、专业高效的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集群。鼓励发展体现中国实力和文化魅力的设计产品和设计服务。
促进工艺美术特色化和品牌化发展。加强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推出一批工艺美术珍品。积极引导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创新发展工艺美术产业。培育一批示范性创新创业工艺美术特色区域和大师工作室,打造工艺美术特色区域品牌。
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开展调查摸底,建立工业遗产名录和分级保护机制,保护一批工业遗产,抢救濒危工业文化资源。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工业遗产保护领域,合理开发利用工业遗存,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利用老旧厂房、设备等依法建设工业博物馆。
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倡导绿色发展理念,鼓励各地利用工业博物馆、工业遗址、产业园区及现代工厂等资源,打造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业旅游产品。加强与相关部门协同,促进工业旅游与传统观光旅游、工业科普教育相结合。鼓励企业通过开放生产车间、设立用户体验中心等形式进行产品展示和品牌宣传,建设一批具有社会公益功能的工业旅游示范点。
支持工业文化新业态发展。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现代技术手段,推动工业文化创新发展。推动工业文化与数字媒体、可穿戴设备、机器人、智能汽车等新领域的融合发展,催生一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业态。结合区域优势和地方特色,打造一批工业创意园区和工业文化特色小镇。
(四)加大工业文化传播推广力度
完善工业文化传播机制。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力量,构建运行高效、支撑有力的工业文化传播体系,不断增加传承载体,拓展传播渠道,使公众更好地理解、掌握、运用和参与工业文化建设和发展。
推动工业文化教育。鼓励开展工业文化进校园、技能人才进课堂等活动,支持企业、工业园区等设立工业实训基地、青少年工业文化教育示范基地,开展多层次的工业文化教育活动。
开展工业文明科普活动。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提高工业文明科普服务能力,举办中国工业主题日等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针对社会关注的重点行业和热点领域,普及工业知识,提高全民对工业发展的认知水平。
加强工业文化宣传。综合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等多种传播途径,扩大工业文化宣传。通过博览会、讲坛、大赛等活动,展示工业文化成果,营造发展氛围。支持创作工业题材的文化作品,弘扬中国工业精神,传播当代工业价值观。
(五)塑造国家工业新形象
强化绿色工业理念。推进落实绿色制造,构建高效、清洁的绿色制造体系,发展绿色工业。加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效能和水准,强化安全、环保、节能意识,开展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打造中国制造绿色形象。
培育国家工业品牌。实施质量品牌提升专项行动,提高工业品的质量和文化内涵。强化品牌意识,坚持增强科技研发能力与实施品牌战略并重,调动各类创新主体的积极性,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业企业和工业品牌。
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促进工业文化发展与科技实力、制造能力的同步提升,丰富中国制造的文化内涵,推动中国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提高我国工业的综合竞争力。
树立中国制造国际形象。多角度、立体化传播和塑造国家工业形象,展现工业整体实力,提高国民对中国工业产品的认同感,增强国外公众对中国工业产品的认可度,提升中国制造美誉度。
四、保障措施
(一)完善支撑服务体系
引导各类行业组织参与工业文化建设,支持成立相关行业组织。培育一批业务能力强、服务质量高的工业文化中介服务机构,打造一批工业文化领域综合服务平台。探索开展工业文化产业市场监测和经济运行分析。
(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强产业政策与财税等政策的协同。健全完善政府支持引导、全社会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探索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设综合服务平台、工业博物馆,促进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等。鼓励各类资本设立工业文化发展基金。鼓励各地在推进实施《中国制造2025》过程中,统筹加强工业文化建设。鼓励各地设立专项资金支持工业文化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产业工人的职业精神培育,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培养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队伍。鼓励各类机构在创新设计、工业遗产、质量品牌等方面开展职业教育和培训,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大力培养工业文化理论研究人才,打造一批素质过硬的宣传队伍。支持行业组织研究开展从业水平认定。
(四)加强示范引领与交流合作
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基地,有序推进工业文 化城市、园区和企业试点示范,选树一批行业与企业文化标杆。鼓励政产学研商等各界加强交流,共同推动工业文化发展。支持各地围绕工业文化发展理念、质量品牌建设、企业文化等举办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活动,结合建设“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打造若干具有广泛影响的国际性工业文化活动,促进工业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五)加强组织实施
加强规划统筹,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有利于工业文化发展的协同工作机制。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财政部门要明确推动工业文化发展的责任,结合实际制订实施方案,推动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