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机器人产业规划出台 力争实现两大突破

日期:2016-04-14  来源:互联网    点击: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了实现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两突破”、“三提升”战略构想,即实现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和高端产品的重大突破,实现机器人质量可靠性、市场占有率和龙头企业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4月6日,沈阳新松机器人中央研究院院长徐方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当前我国有着强烈的机器人市场需求,但从产业规模等问题来看,国家急需对机器人产业发展予以政策引导。从国家层面来说,要高度重视并扶持机器人产业发展,从企业层面来说,则是要抓住市场机遇,集中优势资源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世界级企业。
  本次《规划》提出,未来五年我国将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明显增强,产品性能和质量达到国际同类水平,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基本满足市场需求。并从产业规模持续增长、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关键零部件取得重大突破、集成应用取得显著成效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
  产业大而不强亟待提升
  研究表明,尽管目前我国已经是机器人第一大市场,但自主品牌机器人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领域的需要。我国自主品牌机器人产品主要集中在中低端领域,而高端机器人则是依赖进口,由此我国也损失了很多市场机遇。为此,我国既要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同时也要积极发展装备制造业,加快跟进速度,进而实现市场与装备领域的双赢。
  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存在的问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机器人技术层面,多关节机器人国外公司占了90%。二是机器人作业难度,现在机器人更多体现在焊接,在焊接领域国外占了84%。三是行业应用,真正机器人的高端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在这个领域国外公司占了90%。这说明中国机器人在技术层面,也就是机器人的复杂度处于比较大的劣势,国外企业和技术占据着主导地位。
  当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市场,同时中国也成为了全球机器人竞争最激烈的战场。中国机器人产业里的企业数量近几年飞速发展,但质量仍需进行较大的提升。随着趋势的发展,中国将来很可能在产业链中处在低端,并有逐渐被市场边缘化的风险。这些潜在的风险包括:技术空心化;应用低端化;市场边缘化。对于风险,中国的机器人产业、机器人企业必须重视起来,要解决好,而当务之急则是要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五项任务覆盖核心领域
  在《中国制造2025》中,机器人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撑和依托,由此可见,机器人对于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在工业互联网时代,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次《规划》提出了五项主要任务。一是推进重大标志性产品率先突破,聚焦智能制造、智能物流,面向智慧生活、现代服务、特殊作业等方面的需求,突破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消防救援机器人、手术机器人、智能型公共服务机器人、智能护理机器人十大标志性产品;二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关键零部件,全面突破高精密减速器、高性能伺服电机和驱动器、高性能控制器、传感器和末端执行器等五大关键零部件。三是强化产业基础能力,加强机器人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和标准体系建设、建立机器人创新中心、建设国家机器人检测评定中心。四是着力推进应用示范,围绕制造业重点领域实施应用示范工程,针对工业领域以及救灾救援、医疗康复等服务领域,开展细分行业推广应用,培育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商及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五是积极培育龙头企业,支持互联网企业与传统机器人企业跨界融合,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带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局面。
  这些主要任务涵盖了机器人产业的关键领域以及核心能力,对于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器人产业体系,增强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等方面都有极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意义。
  将加大财税支持力度
  据介绍,中国政府正在打造机器人发展所需要的相关支撑平台,如研究开发平台、检验检测平台,以及其他的标准平台。
  徐方表示,机器人是典型的高端制造产业,政府相关部门一方面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同时也要不断完善配套措施。希望国家支持政策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如营改增以及对高技术企业实施减税减负等。
  据了解,为鼓励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提出了六项政策措施。一是加强统筹规划和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和力量,加强对区域产业政策的指导,引导机器人产业链及生产要素的集中集聚。二是加大财税支持力度,利用中央财政科技计划、工业转型升级、中央基建投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等政策措施支持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研发、产业化和推广应用。三是拓宽投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机器人企业直接融资和并购;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符合机器人产业链特点的产品和业务,推广机器人租赁模式。四是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制定工业机器人产业规范条件,促进各项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研究制订机器人认证采信制度。五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机器人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强机器人专业学科建设,加大机器人职业培训教育力度。六是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政府、行业组织、企业等多渠道、多层次地开展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检测认证等方面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7718.578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