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将逐步取消对电解铝、铁合金和氯碱企业的电价优惠政策。
日前,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电监会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差别电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国家此前出台的对电解铝、铁合金和氯碱企业的电价优惠政策,同时要求各地限期全面落实差别电价政策,并于2007年12月1日前将落实情况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电监会备案。
《通知》规定,对铁合金行业的电价优惠,自2007年10月20日起全部取消;对电解铝行业的用电优惠,原则上应在2007年内予以取消,个别电解铝企业电价优惠较多的,2007年内先取消电价优惠0.05元,其余优惠2008年内取消;对氯碱行业的电价优惠,原则上2008年内取消。《通知》同时重申,各地以大用户直供电和协议用电名义自行对高耗能企业实行优惠的,要立即停止。
据了解,差别电价政策是我国自2004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重要宏观调控措施。主要涉及电解铝、铁合金、电石、烧碱、水泥、钢铁、黄磷、锌冶炼等8个高耗能行业,并区分淘汰类、限制类、允许和鼓励类企业执行不同的电价政策。目前,各地贯彻落实差别电价工作进展不平衡,还存在对高耗能企业摸底甄别工作不够深入、对高耗能企业的电价优惠尚未全部取消等问题。
《通知》同时对差别电价收入的用途进行了调整。
“将电网企业执行差别电价增加的电费收入全额上缴地方国库,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专项用于支持当地经济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工作。”三部委要求,电网企业已经收取但尚未上缴中央国库的差别电价收入,改为全额上缴地方国库。各省级地方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地区情况,研究制定差别电价收入的具体管理办法,促进差别电价政策和节能减排措施的实施。
据悉,四季度国家发改委、国家电监会将对各地贯彻落实差别电价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严重的地区或企业,将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并提请国务院通报批评。
拒绝到岸价我国备战铁矿石海运费博弈
本报记者司建楠
2008年度铁矿石价格谈判在即。与往年铁矿石谈判预热不同,当前业界最为关注的似乎不是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的涨跌与否,而是协议内容的战略性博弈。海运费是否纳入铁矿石长期协议价格之中,成为谈判的新焦点。
针对国际铁矿石供应方欲将铁矿石到岸价作为长期协议价格的提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罗冰生态度坚决:“长期以来,按照离岸价交易是铁矿石国际贸易的基本方式,绝对不能改变。”
与此同时,罗冰生也坦言,海运费价格的疯涨导致现货市场铁矿石价格走高,对谈判需求方极为不利,或将增加新一轮铁矿石价格谈判的难度。在谈判即将启动的关键时期,中钢协建议,钢铁企业应稳定心态,千方百计提高长期海运合同的比例。同时,钢企、矿企与海运企业应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提高长期海运合同比例
国庆长假过后,国际铁矿石现货市场价格再创新高。截至记者发稿,63.5%印度粉矿到岸价已达每吨170~172美元,为历史最高,比上月同期上涨10.4%,比今年初上涨115%。印度至中国的海运费也接近每吨50美元。
市场人士向记者介绍,目前,面对海运费价格疯涨导致的现货价格上涨,部分国内钢厂已从第四季度起抢运矿石,推动现货市场印度矿价格不断攀升。与此同时,相关国际机构对2008年度矿价谈判的价格预期也不断抬高,继而引发了市场恐慌。
分析其中原因,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杨世成认为,除干散货船自身成本上升外,长期以来,国内采购商对铁矿石谈判价格预期引发的抢购或推迟采购,以及铁矿石进口的月度不平衡都是造成运价波动剧烈的影响因素。
“在铁矿石谈判关键时期,国内钢厂与贸易商应稳定心态,维护谈判大局及自身长远利益。”杨世成预测,到2008年,全球铁矿石海运量将达8.3亿吨,增幅达6%。其中,中国进口铁矿石比例将占全球铁矿石海运量的50%。
由此,除对铁矿石进口企业资质进行严格管理外,业界一致认为,矿石进口企业应稳定心态,加强自率,加大长期海运合同的签订比例。
鼓励钢铁企业投资造船业
针对促进钢铁企业与物流企业长期合作事宜,国防科工委近日提出,鼓励钢铁等上下游行业企业投资入股造船企业,建立战略联盟。
罗冰生对这一战略表示肯定,“合作造船是好事,只是目前造船成本太高,十年前造一艘20万吨的船才需要4000万美元,而现在要达到1.2亿美元。”他认为,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战略规划。
除了试水造船业外,也有专家提出钢企组建自己船队的建议。由于运力紧张,加上人为炒作,截至10月10日,巴西图巴朗至北仑/宝山运费已达每吨85.646美元,比年初上涨155%;西澳至北仑运费为每吨36.327美元,比年初上涨130%。
中国冶金矿山企业协会矿业专家焦玉书建议,中国钢铁企业要取得海运费定价权,就要自主选择海运企业,同时应联合起来自建船队运矿。
针对上述两种建议,长期从事海运贸易研究的杨世成赞同前者,即钢企与造船企业长期合作。原因是两者合作一方面有利于钢铁企业的产品升级,一方面有利于降低造船企业原材料成本。
记者截稿前从中钢协了解到,首钢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近日签署相关战略合作协议,展开船板采购供应、加工配送和培育船钢联合体等多方面深层次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