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工业机器人或将出台行业准则标准

日期:2014-04-10  来源:中国机床网    点击:
    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长陈爱莲3日建议,尽快出台机器人行业准入标准,大力发展镁合金产业。
    当前,工业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战略发展期。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计,2014年,中国将成为全球工业机器人需求量最大的市场。随着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工业机器人应用范围将越来越广,目前国内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已超过60家。
    陈爱莲认为,随着国家一系列扶持机器人产业政策的出台,国内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必定会越来越多。尽快制定工业机器人行业准入标准有利于避免盲目投资和恶性竞争,走“风能”和“光伏”的老路;有利于突破核心技术和健全机器人产业链。
    万丰集团早在2005年就进入了机器人行业。由于缺乏核心技术,国内机器人市场国产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仅有约5%,大量的国内企业面临非常大的生存压力,真正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不超过10家。万丰集团的机器人业务在铸造细分市场具有竞争优势,占有率达到约70%。
    目前,机器人控制器、精密的检修仪器等关键产业零部件严重依赖进口,机器人领域的减速器75%由两家日本公司垄断;高速高精度运动控制器、交流伺服电机等也无法国产化。陈爱莲认为,出台行业准入标准,能够引导一批有技术实力、研发能力背景的高端生产企业进入,将研发重点放在突破关键技术难点上。
    陈爱莲建议,国家确定管理机器人产业的主管部门和监管机构,由其牵头研究制定机器人产业准入标准,从规模、市场、技术、标准等方面设置具体的必备条件,确定进入工业机器人行业的技术规范、准入条件、验证手段和方法,指定专业的认证机构和国家级标准检测中心。
    陈爱莲还建议,尽快组建镁合金应用及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推进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多个镁合金应用及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包括汽车用镁合金、自行车用镁合金、航空用镁合金、军工用镁合金等产业联盟,并给予专项资金支持。
    此外,应加强技术合作,突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制定重要产业技术标准;建立公共技术平台,实现创新资源的有效分工与合理衔接,实行知识产权共享;实施技术转移,加速科技成果的商业化运用,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建议“汽车轻量化联盟”吸收镁产业优势企业加入,尽快开展应用研究和产业化推广工作。
    在陈爱莲看来,镁合金及其产品还没有上升到国家级战略性资源高度,还没有国家层面的镁材料应用和镁合金产业战略发展规划,缺乏系统性研发,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研发内容涵盖面有限。在行业层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镁合金应用的认知有差异,前瞻性不够,行业间缺乏有效协同和协调,难以启动和实施大的推广项目,镁合金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汽车能效和轻量化标准门槛还有待提高,导致镁合金应用一直处于徘徊局面。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47235.968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