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车内空气污染检测方法首出台

日期:2008-03-27  来源:机经网  作者:cfmif  点击:
日前,由国家环保部门发布的我国首部关于车内空气污染物的检测方法《车内挥发性有机物和醛酮类物质采样测定方法》正式出台。记者了解到,由于该办法对如何测定车内空气中是否含有污染气体以及污染气体样本如何采集提供了详细的说明,因此有助于从源头上对未来车内空气污染进行部分遏制,也意味着这一隐形环保问题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新车粘合剂异味数年才消
  日前,记者前往本市一家汽车4S店,以消费者身份实地感受新车车内空气。打开一辆外表光鲜的样车车门,一股颇浓的塑料味混杂着织物异味扑鼻而来。坐进驾驶室,关上车门,这一味道在密闭的空间内变得尤为浓烈,甚至变得有些刺鼻。大约5分钟时间,记者在车内尝试着拨动各种仪器开关并触摸了中控台、车顶以及方向盘之后,手上也留下了这些特殊的气味。
  当记者问起销售人员是怎么回事时,对方表示这是新车所特有的味道,至于该味道是否与车内空气污染有关时,该销售人员表示并不清楚,但应该无碍于人体健康。
  “其实这刺鼻的‘新车味道’就是一些甲醛、苯之类的味道,对人体是有害的。”一位汽车制造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制造一辆车,内饰、配件等物品的材料成本直接关系到汽车的售价,为了压低成本,部分汽车制造者不得已在内饰中采用了质量相对较差的材料,这成为车内空气污染的源头之一。
  “粘合用的胶水油漆和涂料、车内零件和配件还有汽车内饰件材料,这三大块可说是车内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昨天下午,市室内环境净化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虽然很多污染源并不起眼,但其危害不容小觑。仅以胶水一项为例,随着汽车内饰的增加,各种粘合剂和有机溶剂、助剂、添加剂得以大量使用,据调查,目前一辆家庭轿车使用的粘合剂的用量至少可达5公斤,最高的可达到27公斤。而这些“隐藏”在汽车多个角落的胶水中,含有大量醛酮类物质,要完全挥发干净的话,至少需要数年时间。
  “驾车综合征”离车便消失
  年前,郑先生购买了一辆新车后,开了两个多月,经常咳嗽,全身不舒服,前往医院看病吃药,却一直不见效果。一次他出差一周,这些不适症状突然消失,但回家开了一段时间车后又出现了以上情况。在排除各种可能的因素之后,他怀疑是自己的新车在“作怪”。
  事实上,车内空气被疑为“肇事凶手”已有先例。2003年3月,北京曾有一市民疑因新车内苯污染超标导致中毒患病,经多月医治无效后死亡,其亲属遂起诉汽车生产商,要求赔偿70余万元,成为全国首例新车车内污染超标致人死亡诉案。但在2004年4月,这一官司终因原告证据不足而宣告败诉。
  日前,在上海市室内环境净化协会专家的帮助下,郑先生的猜测得到了确认。专家表示,新车内空气污染的污染物主要有苯、甲苯、甲醛、丙酮和重金属污染,同时车内材料释放的物质也是车内难闻异味的主要来源。由于很多汽车下了生产线就直接进入市场销售,车内各种配件和材料附带的有害气体没有足够长的释放期,最终造成新车内空气污染。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74468.875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