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大并不是强 以质立足才是效益之本

日期:2013-05-22  来源:中国工业报    点击:
我国改革开放30余年,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进步加快,国际地位显著提升,成绩巨大而令世界瞩目。但是,用科学发展观来衡量,我国已持续30多年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显露出许多不足和问题,不协调、不均衡、不可持续的矛盾相当突出。严酷的现实说明,这种粗放的发展方式已经走到尽头,丧失了活力,亟待加以转变。
  在过去一个较长的时期内,由于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全国普遍滋生了一种片面追求速度、不讲发展质量与效益的不良倾向,眼睛只盯着数量而忽视质量,“以大为傲、为美”、以为“大就是强”。从今往后,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树立广义质量观或者说泛质量观,大力培育和倡导质量文化,逐步形成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切实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自觉地走质量兴业、质量强国之路。
  树立广义质量及大质量观
  从经济社会的广阔角度看,质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质量安全是全民大事、产品质量必须是“零缺陷”、质量维系企业生命、质量就是效益、质量是品牌的根基、重视质量是兴国强国的必由之路。
  关注质量、重视质量的经济社会意义,不仅在于质量和安全可靠性的费用开支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来越高,而且还在于,质量同整个国家的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水平相关联。产品与服务质量既是决定企业强弱、企业发展和企业经济实力、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也是一国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的关键因素。
  通常的、广泛意义上的质量,是指客观存在之事物(此处所言事物既包括“事”,也包括“物”,以下此类概念与此相同)的特性或特征、品质或禀性、禀赋等,其一般的定性评语,是优劣、好坏或“平平”。如今,人们对质量的认识已不再限于硬件的实物,而是已扩展至软性的行为举止及抽象的行为模式(如发展方式等)。甚至连人本身也有个质量(即素质或品性等)问题,而且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础的质量,是决定与人相关联事物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拥有和具备广泛大质量观,是实现和保证相对广义质量和狭义质量目标的基础与前提。
  充分认识质量的重要性,还必须大力倡导广义质量文化。所谓广义质量文化,简而言之,就是以特定群体或民族的文化为背景,社会上人们对于广义质量的认识、思想观念、意识形态,以及由此而影响或支配针对质量的行为举止或模式、相关的技术知识、管理思想、法律制度与道德规范等,基本上是属于精神层面的东西。这种文化好似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甚至决定着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的质量水平和发展进步。
  深刻理解狭义质量观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平时脱口而出的质量,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指某一个物件的质量,而较少指学术研究上的绝对广义质量和相对广义质量,即狭义质量。所谓产品质量,系指某种产品适应社会生产或生活消费特定需要所具备的特性,是产品使用价值或效用的具体体现。换言之,质量优劣好坏,决定某一单个产品价值或效用的高低,对生产者正面和负面的影响都很大。
  狭义质量,主要包括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两个方面的内涵。内在质量,是产品的内在属性和本质,诸如性能、可靠性、安全性等,其主要决定产品的效能和存在的意义。外观质量是指产品的外部属性,例如式样、造型、色泽亮度等。如果将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相比较,那么前者是主要的、基本的,只有具备了相应的内在质量,外观质量才有意义和价值,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在对待产品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方面,有两种倾向都应加以注意。过去,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市场上的商品花色式样都很单调,不太注重外观质量,给人的视觉印象多是“傻大粗”和“千篇一律”。而如今在某些方面,则似乎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过于重视产品的“外表”而忽视了内在品质。
  质量是数量与成本之本
  在质量与数量的关系方面,数量是表示事物的多少、数目的大小。如果说质量是一个“笼子”的话,那么数量就是笼中之“鸟”,这些“鸟”只能在“笼中”生长繁衍,而不能飞出去,否则,就成了有害之“鸟”。
  在质量与成本的关系方面,质量是客观存在,不可能“自天而降”或“无中生有”,其是建立在强烈质量意识与深厚质量文化以及全面而完整质量控制体系等基础之上的。通常情况下,质量越高所需付出的成本也越高。
  但无论所付出的成本高低、多少,作为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都得具有最起码的使用可靠性和安全性。试想,若消费者在商场超市买到的某一种商品,拿回家一用就坏了,或根本就不能用,那么生产这样的产品不仅毫无价值,而且是极大的浪费,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效应。从近年的具体实践观察和研判,某些企业并未正确理解和弄清楚质量与成本及保质量与降成本之间的关系,在降成本时,无意间削弱了质量保证工作,伤害了质量。
  降成本的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质量是一个企业最重要、最核心的竞争力之一。若因降成本而导致质量水平下降,那么就违背了降成本的宗旨。有人对此曾形象地比喻为“把毛巾的水分拧干”。本人认为,把“湿毛巾”的“水分”拧干是对的,但若用力过猛,毛巾可能会被拧断或丧失应有的韧度而不能再使用。
  需高度重视的大质量观
  所谓相对广义质量,是指除了产品内外在质量(即狭义质量)外,把产品服务质量和品牌形象与影响力也包括在内的一种专业大质量观念。
  从产业全价值链的角度看,服务的价值占比有越来越高的趋势。以汽车为例,国际业界的基本状况是,企业在制造环节的获利占比通常只有约15%,而服务(尤其是所谓的后市场)则高达60%左右。业界曾有机构测算,目前国内汽车后市场的服务营业额规模,若按1.4亿辆的全社会汽车保有量计算,则可带来4000亿~5000亿元的服务营业收入。
  如果企业的产品实物质量及服务经过较长时期的市场检验而为一些用户群认同和接受,获得他们的信任乃至青睐,那么这种产品久而久之,就会在这些用户群中树立起一种固定的品牌形象,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购车、用车意向。这就是品牌影响力,同时也是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具体体现。
  深入研究表明,相对广义质量——专业大质量观念,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企业,在整体市场增速下滑甚至不增长或负增长的情况下,若欲保持企业的总收益或创造的价值不变,甚至还要有所增长,那么提高广义质量水平是最重要的举措之一。在国际上,竞争力强的企业,一般都经过数十年乃至上百年的市场竞争磨练,狭义质量总体而言已经过关,用户比较放心,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形成了较强的市场影响力。所以,其收益通常也较高、较稳定,受整体市场波动的影响较小。
  现在,业界基本上都已认可“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设计、制造出来的,是产品实现全过程的结果”的观点,因此要进行全面的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要想获得预期的质量,相应的技术和手段不可或缺,但最重要的还是人的因素。只有像哺乳的母亲照料婴儿那样来呵护质量,质量之花才会绽放和久开不衰。人们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素质,需要长期不断的培育和熏陶。
  总之,面对全球化竞争、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我们整个民族包括每一个企业、每一个人,都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不断增强质量意识,持续强化质量观念,不仅从思想认识上,而且要从行为习惯上,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切实转变到提高质量上来,以强盛、浓厚的质量文化推动经济社会步入质量效益型的科学发展轨道。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89091.375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