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高新产业引领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日期:2012-10-10  来源:福建日报    点击:

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产业报告
高新产业引领海洋经济转型升级 
 

    本报讯 (记者 吴洪) 以高科技、节能环保、高值化为特征的我省海洋高新产业正快速发展,亮点频现——在厦门,一批海水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获得突破,海水冷却和脱硫技术实现年冷却利用海水6.98亿立方米;在漳州,诏安金都海洋生物产业园区已有6家海洋生物类企业入驻,还有6个项目意向签约,总投资近50亿元;在东南造船厂,自2002年转型为承接建造海洋工程船以来,订单数量大幅上升,目前在建船订单排到2014年。

    “福建是海洋大省,渔业资源丰富。过去,海洋传统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以资源采集为主的第一产业,二、三产业比重较小,甚至没有。”省海洋与渔业厅有关负责人说,传统海洋经济依靠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资源消耗大、驱动力小,要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升质量。

    作为我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海洋高新产业主要涵盖海洋资源开发、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等运用新技术、突出新方向的新型产业。“十一五”期间,高新产业成为福建海洋经济转型的方向,海洋生物医药产业迅速崛起,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稳步发展,取得一批水平全国领先、具有产业开发前景的技术成果。

    作为海洋经济新增长点,我省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优势明显。目前,全省拥有国家海洋三所等一批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已开发出几丁质酶、河豚毒素、鱼油等具有产业化前景的产品。在厦门、福州、漳州、泉州等地,涌现出润科生物、石狮华宝、福州南海岸等25家海洋高新技术企业,生产出虾壳素、琼脂、螺旋藻、鳗钙等具有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海洋生物制品,年产值突破15亿元。

    海水综合利用日趋成熟。厦门市出台国内第一个城市海水综合利用专项规划;海岛、船舶专用小型海水淡化整装设备通过设计定型,已投入生产。在泉州泉港区,山腰盐场与惠安电厂签订接纳浓海水合作意向,年产盐可增加约1.5万吨。在东山岛,投入生产的海水淡化设备日产淡水60吨,年产值约150万元。

    虽然起步较晚,我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规模正不断扩大。东南造船厂、马尾造船股份公司等建造的海洋救助船、大马力工作拖船、海洋供应船等海洋工程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批量出口东南亚、欧洲、南美洲等地区。漳州开发区荷兰独资企业豪氏威马重点发展重型起重设备、钻井设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已形成设计、制造、安装、检测、调试等“一条龙”服务能力。

    根据规划,今后几年,福建海洋高新产业将依托重点园区、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构建海洋生物医药研发平台,发展海水综合利用产业群,加快建造高技术船舶、特种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力争到2015年,销售收入达8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率先建成我国高新海洋产业密集区、海洋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区。

    据统计,目前,海洋生物医药、海水综合利用、海洋工程装备制造等海洋高新产业产值年增幅在20%以上,成为我省海洋经济加速发展的新引擎。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251714.031 s, 1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