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收藏本站 | 繁体网站   
点击搜索
 
日期 时间

我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现状浅析

日期:2011-07-07  来源:中国行业研究网    点击:
    “最低价中标”导致致命的低价。在电缆招标中,超过80%采用“最低价中标”,即使“国”字头的大型公司也是如此。没有一个企业不想多拿订单、多争取市场份额,因而为了拿到订单,一些企业竞相压价。在一些项目招标中,最高价与最低价相差30%~40%屡见不鲜,投标价格相差一倍的也时有发生。但也不会有任何一个企业亏本履行订单,中标后,怎么办?他们只有偷工减料,常用的方式有:1.降低电缆截面,如400平方的截面实际只有317平方;2.使用劣质原材料,如铜材使用“黑杆”、塑料使用再生料等;3.减少长度,如印字100米,实际长度只有80米甚至更少;4.修改制造工艺,达不到所需的性能,如耐高温、耐火、防腐等等。正是这些致命的低价要了客户的“命”、项目或工程的“命”、无辜百姓的“命”,当然也会要了企业的“命”、行业的“命”、自己的“命”。

    准入门槛低造就许多“空壳企业”。电缆行业准入门槛很低,于是出现了许多生产小作坊,一家通常仅有一两台设备,生产一两个规格的产品,而这些小企业在某个地方往往是星罗棋布,抱团取暖,生产品种互为补充。他们没有健全的管理团队、技术人员、质量控制体系,甚至没有检测设备,说穿了就是一个“空壳企业”。然而他们却有品牌、有生产许可证、有各种认证证书和获奖证书,而且注册资本还不低。他们通常是十几个兄弟厂家一起去投标,这些企业极易串标围标,一张订单拿回来就合伙分着做,进行利益共享。

    “以罚代管”使市场秩序更为混乱。有些监管部门为了保护地方企业,只检查外地企业,而且多查大企业,甚至出现了工商和质检部门对外地企业“抢着罚”的局面;电缆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抽检并未形成统一的执法标准,因此执行的弹性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地方甚至变成了监管者的势力范围,用来进行创收,出现企业与监管部门签订保护协议的荒唐情况,只要交纳一定的“服务费”,就可以一路绿灯。这无疑为一些非法企业消除了顾虑,同时,也为一些坚持诚信经营的企业增加了不小的成本。

    重拳治理迫在眉睫

    综上所述,电缆行业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导致市场竞争越加无序,质量状况令人堪忧。借用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一位负责人的话说:“我国电线电缆产品质量水平逐年下降,产品质量处于低位徘徊状态。”我们注意到一些数据:据报道,广东省近8成电线电缆产品不合格,湖南省电线电缆产品抽检合格率不到6成,上海市电线电缆合格率仅为34.4%,陕西省抽查电线电缆企业51家合格率为35.3%,安徽省电线电缆合格率不足6成。2010年10月~12月,南方某省电力部门对多个电缆厂家的电缆进行抽检,结果发现铜导体直流电阻偏大达17%左右……

    近年来,政府有关部门采取多种措施,对电线电缆市场进行监管,但仍无法遏制假冒伪劣的势头。许多电缆正规厂家都希望做到自律,不要低价竞争,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去做,但面对恶性竞争却到了食不果腹的境地。相反,一些非法经营的企业却活得很好。在此,我们向政府监管部门的领导呼吁,向电线电缆行业呼吁,向社会各界呼吁:净化电缆市场已经到了非出重拳不可的地步,规范市场的竞争行为已经迫在眉睫。我们绝不希望“三聚氰胺”、“瘦肉精”、“彩色馒头”会在电缆行业重演。我们期望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电线电缆这个民族产业早日焕发出勃勃生机,企盼我国的电缆企业早日跻身世界企业之林。

国内行业动态

国际行业动态

省内行业动态

台湾行业动态

版权所有:福建省机械工业联合会 Copyright©2001-2019 Email:FMLGJ@163.com
地址:福州市鼓楼区鼓西路建荣公寓A2座1-201  邮编:350001 传真:(86)591-87552772
电话:(86)591-87606537 87539698   闽ICP备12014152号   管理登录   
Processed in 188107.25 s, 2 queries, Powered by iwms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