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价格支持和数量要求这两种主要方式外,欧盟国家还通过税收减免和贷款优惠,甚至是直接的现金补助等财政手段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由于各国政策不同,手段各异,因此很难统计欧盟各国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所提供的补贴总额。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壮大,欧盟内部也发出了统一补贴政策的呼声。欧洲工商业联合会资深顾问弗尔克·弗朗茨指出,各国不同的补贴政策妨碍了欧盟能源市场上的公平竞争,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从长期来看,欧盟应当统一对新能源产业的补贴。
虽然欧盟没有统一的补贴手段,但近年来通过加大科研投入间接扶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去年10月,欧盟委员会建议欧盟在未来10年内增加500亿欧元专门用于低碳技术研发。欧盟委员会还联合企业界和研究人员制定了欧盟发展低碳技术的“路线图”,把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碳捕获与储存、电网和核裂变确立为6个最具发展潜力的关键领域。
行业补贴引发争议
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弗雷德里克·埃里克松曾对欧盟的生物燃料补贴进行了系统性研究。他认为,欧盟的生物燃料生产接受着高额补贴,每年的补贴额高达40亿欧元。通过设置高额关税,抬高技术门槛,对生物燃料的生产过程规定严格的环保标准,将他国生物燃料及生产原料拒之门外,欧盟实质上是在推行“绿色保护主义”。
在生物燃料问题上,欧盟还与美国产生了贸易摩擦,并于去年7月决定对美国出口到欧盟的生物柴油征收为期5年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关税。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各大经济体间的争夺正趋于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