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结合突破高档滚动功能部件发展的瓶颈
2010-3-23 15:18:43
《中国机床产值跃至世界第一功能部件发展滞后瓶颈凸显》读者反映热烈。特别是最近热议的关于功能部件成为限制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瓶颈的问题,记者特就此问题,对滚动功能部件行业资深专家黄祖尧教授进行了采访。
在经过一轮金融风暴的洗礼后,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主要统计数据仍然呈现出了增长之势。各企业积极地采取产品结构调整策略效果显著,紧紧抓住如铁路、航空、汽车等对机床的需求释放带来的机遇。去年行业呈现普通、经济型数控机床产量萎缩,普及型、高级型数控机床产量持续增长的局面。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对230家重点联系企业2009年1-12月统计数据显示:机床的产值数控化率和机床单价都在提升。但统计数据同时显示,行业产值利润率同比下降1%,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一项重要的原因是高档功能部件仍在依赖进口,重要的滚动功能部件对进口也存在严重依赖。
在对滚动功能部件行业资深专家黄祖尧教授的采访中,他把这种依赖现象归结成3大原因:企业缺乏扎实的技术实力,软实力疲软;缺少国内用户的认知和市场拉动力;缺少国家产业政策强有力的支持。正是这三个“缺少”导致了机床厂商对国产高档滚动功能部件不敢用、不愿用,阻碍了国产高档滚动功能部件的技术发展,最终成为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发展的瓶颈。
产学研用结合,夯实自身实力
我国滚动功能部件产品的基础理论和性能试验研究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在早期也开展过一些基础性能试验,但由于早期的数控机床产品以中低档为主,缺少紧迫感,所以进步不大,研究成果没有转化为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升级的动力。而如今切实存在的现象是,有些企业的硬件是一流的,花很大投资引进非常先进的装备,但是忽略了基础理论与基础试验方面的功夫。现在除行业中少数几家重点骨干企业有较完备的检测仪器外,绝大多数生产滚珠丝杠的小企业几乎没有或很少有性能指标的检测仪器。另一方面,企业缺乏具备技术实力的人才,因此在发展速度以及产品档次方面受到了制约。“现在企业都在搞产学研用结合,应当有效利用学校科研资源,依靠技术基础形成企业优势。我曾经多次讲过要夯实基础,加强基础理论基础试验,凡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其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用户的反映都比较好。”黄祖尧指出。行业人才也是企业技术功底不扎实的原因之一,有经验的老专家、老技师逐渐退休或离岗,由于企业领导层面的重视不够,不能采取有力的措施吸引新的人才,有些企业的销售队伍庞大,收入可观,而技术人员的待遇相对就较低,这是一种值得反思的倒挂现象。
近期出炉的《危机影响一周年滚动功能部件行业现状调查》显示,80%的被调查企业都在金融危机期间进行了产品结构调整,拓宽了市场。约有30%的被调查企业通过中高端产品的订单,挽回了去年年初的颓势。参与调查的企业一直认为用户对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要求更为严格了。黄祖尧认为,目前我国滚动功能部件产品精度水平已经具有很高水平,而亟待解决的是性能可靠性问题。特别是我国机床产品结构正逐步向中高档调整,性能和可靠性问题日益突出。另外进入其他行业以后,对滚动功能部件产品的个性化要求就更多,这就对企业的技术储备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21世纪,正向高速、高效、精密、大型、重载、绿色环保方向发展,滚动功能部件产业面临新的挑战。高速滚珠丝杠副综合性能试验机在行业中相继研制成功,龙头企业相继组建了研发中心和性能试验室,对高速滚珠丝杠副的精度特性、速度、加速度特性、温升、噪声等进行了初步试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在这方面我们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在其他方面尚有很多工作要做。黄祖尧教授特别强调指出:“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