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业十年年均增长8.7%服务经济发展大局能力不断增强
2022-10-21 14:23:46

  工业历来是立国之本,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十年初心不改,十年砥砺前行。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工信系统充分发挥工业“挑大梁”的作用,深入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省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9月29日,福建省举行第二十六场“牢记使命 奋斗为民”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福建省工信厅专场)。会上,福建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翁玉耀,介绍了福建省“推进工业提质增效、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有关情况。
  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业
  十年来,福建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做大做强做优制造业作为长期坚持的工作重点,进一步提升存量、优化增量、扩大总量、提高质量、关注变量,制造业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据统计,从2012年到2021年,福建省工业增加值从8711亿元增加到1.78万亿元,年均增长8.7%,总量从全国第11位跃升到第6位。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6.4%,比全国高3.8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40%。以约占全国2.9%的能耗,创造了占全国4.3%的经济总量。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达6.58万亿元,规模位居全国第5位;工业利润总额达4980亿元,总量居全国第6位。千亿产业集群从2012年6个增加到21个。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数突破2万家,比2012年净增5200多家。营业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54家,青拓集团、紫金矿业、宁德时代3家企业超千亿元。已上市工业企业85家。入围“2022中国民企500强”19家、“2021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21家。
  围绕“产业优”突出“二产进”
  十年来,福建省坚持把围绕“产业优”突出“二产进”作为聚焦点,加快扬优势锻长板、强弱项补短板,实行“一产业一政策一专班”,做大产业集群、做强龙头企业、做优产品质量,打造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产业发展格局。
  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的局面得到根本改变,“增芯强屏”步伐加快,引进落地京东方、士兰微等一批大项目,奠定了福建省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国的地位;营业收入达8800亿元,规模从第8位提升到第5位。
  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向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新能源汽车实现弯道超车,成为新的增长点;在全国率先开展船舶绿色智能发展试点,被列为国家先行先试重点地区。
  石油化工产业注重“减油增化”、一体化、精细化发展,“两基地一专区”集聚效应逐步扩大,烯烃芳烃产能显著提高;古雷石化基地与台湾石化产业深度融合,进入高速发展期,成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全省实现营业收入5300多亿元、是2012年2.5倍,跻身全国石化大省行列。
  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加快品牌化、高附加值发展,已形成“前端化工原料、上游纤维制造、中端纺纱织染、下游鞋服产品、配套纺织机械等”最完整、竞争力极强的产业链,是福建省规模最先超万亿元的产业。
  食品、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也都实现翻倍增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2%。
  规上企业全面数字化率居全国第3位,建有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4个、省级平台22个。
  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
  十年来,福建省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充分发挥创新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福建省现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71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0家;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4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37家。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3家、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25家,数量分别居全国第3位、第4位。
  福建省现有高新技术企业8900多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37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70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家。已实施技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