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中小企业:到底是要数字化还是要转型?
2022-4-12 14:27:22
      企业是数字化还是转型? 
  移动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转型早已成为企业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常常看到的现象是,很多企业的管理者们穿梭于各种会议、论坛之间,与政府官员、行业精英进行各种探讨。总是希望专家的理论和现成的方案能解决他们建立数字化工厂,甚至智能工厂的问题。 
  但他们往往忽略到数字化只是技术手段,终究提供价值的应该是转型。而转型正是企业家自身应该思考的问题。所以当前面对数字化,智能化的企业转型,简称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家深思的问题。 
  面临数字化转型,我们既要考虑数字化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也要思考组织文化如何适应未来数字化的变革,同时还要考虑人才梯度的建设和跨界人才的引进。诸多问题当我们共同面对时,困扰和焦虑就会随之而来。 
  疫情下的企业转型思考 
  面对以前的困扰和焦虑,同时面对疫情带来的思考,  数字化转型是否有新的因素需要来思考。传统数字化信息化上大家强调三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这次疫情,企业家  应该重新审视起我们的忽视的企业运行中依赖的人流(人员的空间流动、人和人面对面的交互、人群体的综合决策过程等)。疫情直接影响最大的是人流  ,疫情直接阻断了人员的跨地域流动、人员聚集决策/行动,直接影响到商务洽谈、生产开工、运维等一些列活动。 
  现在掌握到的信息来看,相对于劳动密集型,或者是对于生产供应链人员上有依赖的生产型企业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但如果在前期它的数字化程度比较好,所有的数字到现在只是一个技术呈现问题,这类企业复产复工会比较快。对于另外一些公司,设备在运行当中,所有设备的数据采集点都没有,当人员在家里时,复工复产就成为头疼的问题。在人员流动不受限的时候,有些公司对数据重视不够,可以靠人员汇报,靠手工记录、靠Excel等等来实现。 
  在今天,当人员流动受到限制,这种无人员接触的数据传递就显得非常重要。所有的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的第一步,就是生产过程的数据化以及数据呈现与流动,这成为突破人员流动受限边界的一个很重要的抓手。 
  这就提出数字化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场景,当人员受限,企业方对设备运行状况的了解需求高的时候,数字化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前期在不觉得紧迫的时候,储备的工作做得怎么样,就成为解决现在问题的关键了。 
  以上情况更说明数字化转型已经面临一个拐点,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新的时期我们应学会数字化生存。转型应该从何处入手,何处着力呢? 
  数字化转型顶层规划 
  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家的决策。这不是简单的投资决策,而是一个公司5-10年的发展的决策,所以针对本企业的数字化工厂规划是企业家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企业的数字化工厂规划,涉及到数字化工厂的设计,产品从设计端经过制造,营销,物流,到客户端全生命周期的梳理,软件的匹配和设计,自动化产线的配套,工业网络的搭建等等诸多方面,这里已经有许多不是传统设计院能覆盖的领域。 
  所以前期数字化规划需要各领域的专家最好是跨界的专家来出谋划策。需要企业家和领导层积极地与专家沟通,以便明确企业的需求,短板和积极意愿。 
  在企业接受专家的初步诊断和咨询方案后,专家带领的团队会安排3-6人的团队,花4-6个月时间,为企业的现有流程进行梳理。所以整个规划过程,是需要企业家重视和先期投入咨询费用的。 
  这对于很多中小企业需要改变观念,要认识规划和咨询的价值,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生存法则。因为经过整体规划,咨询团队会对企业的生产流程,产线布局,产线上的人员和节拍等做精益的梳理。针对当前的数字化水平做出评估,并对企业的软硬件体系,组织架构和人员技术水平,做出深入调研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