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动 多地部署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
2022-3-30 7:09:20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迎来密集政策利好。工信部日前表示,将在2022年底为不少于10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促进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近期,江苏、黑龙江、甘肃等多地密集部署相关举措,从资金支持、提供服务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加快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撑。 
  多地力促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近期,多地积极展开部署,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发力点。《甘肃省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若干措施》提出,“十四五”期间,推动每年新增1万家以上中小企业上云用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上云率达到95%以上,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提出,将提升“专精特新”等重点企业数字化应用能力,推动中小型制造企业数字化普及应用。 
  降低数字化门槛、加大数字化服务的举措也不断推出。黑龙江提出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行动,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上云用云培训服务,引导中小企业设备上云、管理上云、服务上云、数据上云,推动工业企业上云全覆盖。江苏苏州通过“智能制造伙伴计划”汇聚政府伙伴、需求伙伴、服务伙伴、协同伙伴四大合作伙伴,提供场景开放、供需对接、评估诊断等服务,进一步助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不少地方拿出“真金白银”政策激励。例如,东莞鼓励中小企业利用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单个项目最高给予100万元资助。黑龙江提出,对中小企业每年用于存贮、算力、安全、软件等上云服务费用给予补助。 
  “数字化转型为中小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减存提供新选择。”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院长鲁春丛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中小企业大多分布在传统产业和价值链中低端,在面临大的市场波动与风险时往往最先“失血”。数字技术可以提升生产制造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降低产品研发和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产销结合,降低企业成本。通过重塑产业流程和决策机制,数字化也带来效率提升。 
  一系列着眼于中长期的部署正扎实推进。“十四五”时期,工信部将实施中小企业数字化促进工程,从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三个方面助力企业转型。到2022年底,组织100家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1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服务,推动10万家中小企业业务上云。 
  工业互联网提供有力支撑 
  快速发展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在为中小企业带来增效益降成本的变革。 
  在安徽,华茂纺织通过工业互联网改造升级,工厂每万锭用工由50人降至15人以下,生产效率提高50%;三只松鼠建立全链路数字化融合发展平台,生产成本降低20%。 
  安徽省经信厅党组书记、厅长牛弩韬介绍,针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慢的问题,安徽打造了省级政府主导的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羚羊”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已集聚367家服务商、3048款工业APP,服务企业超万家。 
  多地正积极部署以工业互联网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江苏省数字经济加速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和提档升级,推进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建设,加快中小企业上云上平台。天津提出,2022年将新打造100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加快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新增2000家企业上云上平台。 
  近年来,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快速发展,赋能中小企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工信部数据显示,通过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目前已培育较大型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家,平台服务的工业企业超过160万家,对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 
  “将着力推动工业互联网在中小企业落地应用,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一批成本低、见效快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