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强链补链生力军
2022-1-20 7:55:00
深耕减速机行业10余载,破解国内高精密行星齿轮减速机难题;攻克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些强链补链的创新成果,都出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之手。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千方百计培育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多家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强链补链生力军——
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全国地下管廊施工中,顶管机用减速机85%以上来自科峰传动;高速公路收费站,控制ETC栏杆起降的减速机,80%以上由科峰传动制造。
“我们研发生产了第一台国产小型行星减速机、第一台国产盾构机用减速机等,每项‘第一’,都打破了一些发达国家的长期垄断。”科峰智能传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俊峰说,为改变进口减速机价格高昂、货期缓慢、维修困难的状况,公司坚持将年销售收入的15%投入研发,年利润的80%用于技改,“在全部采用国产原材料、元器件的情况下,我们成功将减速机精度控制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大批量产。”
科峰传动的故事是“专精特新”企业在关键领域奋力补短板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62家。其中,‘小巨人’企业平均拥有50项以上有效专利,超六成从事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位于本省份细分市场首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收的比重达到97%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说,“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强链补链生力军背后,是对创新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
不必进入赛场,只需佩戴VR(虚拟现实)头盔,8K分辨率超高清画面便会呈现眼前,场上运动员的每个神情和动作都能完美捕捉。“我们通过自主研发深度学习算法,突破关键技术,推出全球首款12K超清VR影视级摄影机。”深圳看到科技首席执行官陈丹告诉记者,公司推出的5G+8K VR直播系统、消费级全景相机等产品,已多次被国内外知名运营商采用。
“‘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强劲,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5%,平均研发强度超过7%,年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超过50%。”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还将不断涌现。
通过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引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韧性更足。
阿联酋阿布扎比哈利法港二期码头,接到系统派单后,一辆辆白色的Q—Truck无人驾驶集卡往来穿梭,不仅能按最优路线完成集装箱吊装搬运,还能自动计算出运输费用……不只在中东,由“小巨人”企业西井科技自主研发的全电动无人集卡车队已在泰国林查班港码头安全作业了18个月,累计运输超过6.65万标准箱。
“自2016年建立无人驾驶团队以来,我们深耕港口场景,凭借自主研发的底层人工智能算法与芯片成功拓展了全球市场。”西井科技首席执行官谭黎敏说。
“‘专精特新’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培育好这类企业,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关键。”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单立坡表示。
推动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由强变优——
加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
新年伊始,浙江宁波巨隆机械公司一派繁忙:6个车间全部满负荷生产,一件件样式新、造型美的自行车脚踏接连下线。“去年企业产值超6亿元,同比增长约30%。”公司总经理郑有武说。深耕自行车零部件行业10余年,巨隆机械凭借其专业化生产能力,成功在细分市场站稳脚跟,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自行车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