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化融合加快制造业整体数字化转型进程
2021-12-1 9:36:10
11月3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有关情况。《规划》提出,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范围显著扩展、程度持续深化、质量大幅提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到105。
两化融合成效显著
两化融合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集中体现,是新发展阶段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数字经济时代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的扣合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融合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健全,推进机制日益完善,以两化深度融合为本质特征的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更加宽广,步伐更加坚定,成效更加显著。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不断加快,截至今年10月底,全国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和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54.6%、69.8%和74.2%,‘十三五’以来分别增加9.2、14.9和12.2个百分点,可以说成效非常显著。”谢少锋表示。
谢少锋介绍,基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发展生态加速构建,有影响力的平台数量超100个、设备连接数量超过7600万台套,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研判了未来五年融合发展面临的总体形势。
“此次发布的《规划》,是我国融合发展领域的第二个五年规划,是在全面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基础上的延伸和创新,是指导未来五年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行动指南。”谢少锋表示,两化融合是党中央、国务院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制造强国与网络强国建设的扣合点,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更是顺应时代发展规律的有效路径。
“三个五”重点工作任务
面对新发展形势,“十四五”两化深度融合规划设定了哪些发展目标?部署了哪些重点任务?
对此,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副司长江明涛介绍,《规划》立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结合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环境因素,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爆发的时代潮流,紧扣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在接续“十三五”两化融合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五年的融合发展目标,明确了相关量化指标,帮助我们全面把握发展主动权。
江明涛介绍,在总体目标方面,提出到2025年,信息化和工业化在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融合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向制造业各领域加速渗透,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明显加快,全国两化融合发展指数提高至105。在具体指标方面,企业经营管理数字化普及率达到80%,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达到85%,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68%,工业互联网平台普及率达到45%。
江明涛表示,为实现这些发展目标,《规划》提出了 “三个五”的重点工作任务。
第一个“五”,就是系统谋划5项主要任务,具体来说,一是培育融合发展“七个模式”,即发展新型智能产品、数字化管理、平台化设计、智能化制造、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等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二是探索“六大行业领域”融合路径,即加快推进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电子信息、绿色制造、安全生产等行业和领域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夯实“四大基础”,即建设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支撑能力、推动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完善两化深度融合标准体系;四是激发“四类企业”活力,即培育生态聚合型平台企业、打造示范引领型骨干企业、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专业化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