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工信这五年 | 营造良好环境 为中小企业“铺路”“赋能”
2021-11-26 15:45:20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有力支撑。
  近年来,全省工信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和省政府工作要求,把中小企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持续建机制、增扶持、优服务、解难题,有力促进中小企业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优化环境
  让中小企业“轻装上阵”
  2020年度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评估显示,我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总体满意度达99.3%,财税环境、服务环境、法治环境满意度较高。
  如此高的满意度是如何造就的?
  首先,得益于高位推动。近年来,我省成立以省长为组长的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现省、市、县三级中小企业工作协调机制全面覆盖、一竿到底。省级层面先后出台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发展10条、促进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24条,形成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组合拳”。省财政每年安排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技改专项资金约16.5亿元,占省级工业和信息化资金的75%。
  其次,为企业排忧解难及时有效。如针对“融资难”,全省工信系统充分发挥省市县三级产融合作工作机制作用,每年举办政银企、政基企等各类产融合作对接活动近百场,收集重点企业(项目)融资需求,精准推送银行、基金公司等金融机构;整合设立规模10亿元的省级政策性优惠贷款风险分担资金池,设立四期共400亿元的省中小微企业纾困专项贷款,惠及近9000家中小微企业。
  此外,我省制定出台各类产业提升和惠企政策也都以中小企业为重要考量。
  为鼓励创新,我省实施研发分段补助、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政策,截至目前共补助中小企业9100多家,补助资金约44亿元。遴选产业领军团队43个,其中40个落地中小企业,共引进“高精尖缺”人才102名、落地高水平研发项目73个、突破核心关键技术112项、带动中小企业科技研发投入20亿元以上。实施产业链提升工程,以龙头企业为支撑,带动行业中小微企业集聚发展,目前全省超千亿产业集群20个,集群内中小企业数占比超过90%……
  提升价值
  打造福建版“小巨人”
  在海安橡胶集团股份公司,一批准备运往海外的全钢巨型轮胎整装待发。公司负责人表示,通过自主技术创新,海安打破国际垄断,掌握了全系列规格型号“巨型全钢子午线工程机械轮胎”批量生产技术,在行业处于领先,与紫金矿业、徐工集团等企业建立了稳定战略合作关系。
  这是福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缩影。如今,一批“小巨人”通过聚焦主业、强化创新,不断在专门领域形成优势,呈现出发展态势良好的局面。
  近年来,全省工信系统持续开展对企业的梯度培育,实施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加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打造“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成长链条。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是其中重要一环。
  据介绍,我省按照“成熟一批、认定一批、升格一批”的原则,组织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认定工作;建立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库,引导主营业务突出、竞争能力强、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中小企业入库培育,截至目前共培育入库企业1.2万多家。对新认定的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不低于10万元、50万元奖励,并积极引导各地进行配套奖励。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221家企业获得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其中55家列为国家支持的重点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首页
Powered by iwms